慢性外耳炎Chronic otitis externa
编码AA13
关键词
索引词Chronic otitis externa、慢性外耳炎
缩写CEOE
别名慢性耳朵炎症、慢性的外耳炎症、慢性外耳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左侧--双侧--右侧发生部位
XA6ZY6 外耳
XA1BZ8耳轮尾XA9E26耳廓皮肤XA0TW7耳垂XA9A86耳轮脚XA3UC1外耳道XA96Q7对耳轮脚XA6NU1反螺旋窝XA4DV9耳后沟XA5GS5外耳道口XA7AB8耳轮棘XA3S47耳廓后表面XA5KM5耳甲艇XA0H47耳舟隆起XA9M10螺旋顶点XA2N71耳屏XA4E71耳廓XA5LW2耳廓舟状窝XA8VK6三角窝隆起XA8W55耳廓耳甲XA7V14对耳轮XA7RR9对耳屏XA6B58耳轮XA6KW8耳甲隆起XA8D58耳廓耳甲腔XA5VK5耳屏间切迹XA3RC6耳廓三角窝XA5K66盯聍腺慢性外耳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慢性外耳炎是一种发生在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皮下组织的慢性或复发性炎症。它通常表现为耳内痒感、不适,伴随有少量分泌物和听力减退。长期的炎症反应可导致外耳道皮肤增厚,覆有脓痂和碎屑,并可能引起管腔狭窄。该病多由急性外耳道炎治疗不彻底或未及时治疗演变而来。
病因学特征
-
感染因素:
- 急性外耳道炎如果治疗不当或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会迁延成为慢性过程。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也可作为继发性因素,通过扩散影响到外耳道,引发局部炎症持续存在。
-
非感染性诱因:
- 皮肤病:湿疹、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自身免疫或过敏性疾病,这些情况会导致外耳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易于发生慢性炎症。
- 遗传倾向: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使得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慢性外耳道炎。
- 环境刺激:如长时间暴露于潮湿环境(例如经常游泳)、化学物质接触(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浴用品)也可能诱发本病。
- 物理性损伤:频繁地用棉签或其他工具清理耳朵造成轻微创伤,为细菌侵入创造了条件。
- 耳垢缺乏:正常情况下耳垢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当其生成不足时会减弱对外界微生物入侵的防御能力。
-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内分泌失调、慢性便秘以及贫血等系统性疾病状态下,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了患慢性外耳炎的风险。
病理机制
- 皮肤屏障破坏:反复发作的炎症损害了外耳道皮肤的完整性,使其对各种刺激变得更为敏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 异常分泌:慢性炎症状态下,外耳道腺体功能亢进,产生过多的分泌物,进一步加重局部潮湿状态,有利于细菌繁殖。
- 免疫调节失衡: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改变了局部微环境,影响了正常的免疫细胞活性及分布模式,降低了机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
- 结构变化:长期炎症作用可致外耳道皮肤变厚,有时伴有角质化过度,甚至出现瘢痕形成,进而影响听力并增加再次感染的机会。
临床表现
- 主要症状:
- 耳内瘙痒与疼痛:患者常感到耳内明显瘙痒或刺痛。
- 分泌物增多:可见黄色或白色黏液样分泌物流出,量不多但持久。
- 听力下降:由于外耳道肿胀或积聚物堵塞而引起的暂时性听力减退。
- 外耳道改变:检查时可见到皮肤粗糙、颜色加深,有时覆盖着干酪样物质或者结痂。
参考文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实用耳鼻喉科学》等相关专业期刊及教科书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