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牙面畸形Unspecified Dentofacial anomalies

更新时间:2025-06-19 02:27:38
编码DA0E.Z

关键词

索引词Dentofacial anomalies、未特指的牙面畸形、牙面畸形
缩写未特指牙面畸形、未特指牙面异常、牙面畸形-NOS、Dental-Facial-Deformity-NOS
别名未明确牙面畸形、不明确牙面畸形、未具体说明的牙面畸形、未详细说明的牙面畸形、牙面形态异常、牙面结构异常、牙齿面部形态异常、牙齿面部结构异常

未特指的牙面畸形(ICD-11: DA0E.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综合影像学评估
      • 头颅侧位X线片显示ANB角异常(>5°或<0°)
      • CBCT三维重建证实颌骨体积/位置偏离正常范围(超过2个标准差)
    • 功能性咬合分析
      • 静态咬合记录(蜡堤或数字化模型)显示反合/开合>3mm
      • 动态咬合轨迹(T-Scan或光学扫描)证实功能异常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牙齿排列异常
      • ≥3颗牙齿错位(旋转>15°或移位>2mm)
      • 牙弓拥挤度>4mm或间隙>3mm
    • 颌骨关系失调
      • 上下颌基骨关系异常(Wits值>2mm或<-2mm)
      • 面部比例失调(FMA角>32°或<22°)
    • 功能障碍证据
      • 咀嚼效率<70%(通过咀嚼效能测试)
      • 语音清晰度评分≤4分(5分量表)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软组织异常
      • 露龈笑(牙龈暴露>3mm)或唇闭合不全(间隙>4mm)
    • 关节症状
      • 颞下颌关节弹响(张闭口≥3次)或疼痛(VAS≥4)
    • 心理评估
      • 口腔健康影响量表(OHIP-14)评分≥20分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评估] A --> D[模型分析] B --> B1[二维影像] B --> B2[三维影像] B1 --> B11[头颅侧位片] B1 --> B12[全景片] B2 --> B21[CBCT] B2 --> B22[面部三维扫描] C --> C1[咬合功能] C --> C2[语音评估] C1 --> C11[T-Scan咬合力分析] C1 --> C12[咀嚼效能测试] C2 --> C21[语音清晰度评分] D --> D1[石膏模型] D --> D2[数字化模型] D1 --> D11[牙弓测量] D2 --> D21[虚拟排牙]

判断逻辑

  1. 头颅侧位片
    • SNA>84°提示上颌前突,SNB<78°提示下颌后缩
    • ANB角>5°为Ⅱ类错颌,<0°为Ⅲ类错颌
  2. CBCT
    • 颌骨不对称>3mm需手术干预
    • 牙根吸收>1/3需调整正畸方案
  3. T-Scan
    • 咬合早接触>30%需调颌
    • 力中心偏移>2mm提示功能异常
  4. 数字化模型
    • Bolton指数>2mm差异需诊断性排牙
    • 牙弓长度差异>4mm提示拔牙必要性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遗传学检测

    • MSX1/RUNX2基因突变:提示骨发育异常,需多学科会诊
    • 阳性结果时建议家族筛查
  2. 骨代谢标志物

    • 血清钙/磷异常
      • 低血钙+高ALP:提示佝偻病性畸形,需补充维生素D
      • 高血钙:排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25-OH维生素D<20ng/mL
      • 需骨密度扫描并启动抗骨质疏松治疗
  3. 炎症标志物

    • CRP>5mg/L
      • 提示TMJ炎症,需关节灌洗+抗炎治疗
    • IL-6>10pg/mL
      • 预示正畸牙移动风险,需调整加力方案
  4. 唾液分析

    • 缓冲容量<4.0:增加龋风险,需预防性涂氟
    • 钙离子>1.5mmol/L:提示矿化异常,影响矫治器佩戴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初筛:临床检查+全景片(排除特定畸形)
  2. 确诊:CBCT+头影测量(量化颌骨异常)
  3. 功能评估:T-Scan+语音测试(明确功能障碍)
  4. 病因排查
    • 骨代谢异常→血清钙磷/VitD检测
    • 遗传倾向→基因筛查
  5. 治疗规划
    • 轻度:功能性矫治器
    • 中度:固定矫治+颌间牵引
    • 重度:正颌手术+正畸联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WHO《口腔健康诊断标准》(2023)
  2. AAO《牙面畸形诊疗指南》(2024)
  3. 《口腔正畸学》(Proffit第7版)
  4. EOSC(欧洲正畸学会)共识声明(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