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慢性胰腺炎Unspecified Chronic pancreatitis

更新时间:2025-06-18 21:43:49
编码DC32.Z

关键词

索引词Chronic pancreatitis、未特指的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
别名慢胰、慢性胰腺炎症

我将基于权威医学指南和最新研究,为您整理"未特指的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首先需要查询最新权威指南:

未特指的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学证据
      • 胰腺活检显示不可逆的纤维化、腺泡萎缩、导管变形及炎性细胞浸润(确诊核心证据)。
    • 影像学金标准
      •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显示胰管异常(主胰管扩张≥4mm、分支胰管不规则扩张、狭窄或结石)。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功能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反复上腹痛(餐后加重,前倾位缓解)持续≥6个月。
      •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脂肪泻、体重下降>10%、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 内分泌功能不全(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 影像学特征
      • CT/MRI显示胰腺钙化、假性囊肿或实质萎缩。
      • EUS(内镜超声)检出≥5项异常:胰管扩张、钙化、囊肿、分叶状边缘、高回声灶等。
  3. 阈值标准(亚太共识标准):

    • 确诊需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1. 组织学证据。
      2. ERCP显示胰管典型改变(主胰管扩张+分支胰管异常)。
      3. 影像学(CT/EUS)显示胰腺钙化。
    • 高度提示(符合以下两项):
      1. 典型临床表现(腹痛+外分泌功能不全)。
      2. 影像学(EUS/MRCP)显示胰管或实质异常。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腹部超声(初筛)
    │ ├─胰腺钙化/假性囊肿→支持诊断
    │ └─胰管扩张→需进一步检查
    ├─CT(首选结构评估)
    │ ├─钙化灶(特异性98%)
    │ └─实质萎缩/胰管扩张
    ├─MRCP(非侵入性胰管评估)
    │ ├─胰管狭窄/扩张(敏感度85%)
    │ └─假性囊肿定位
    ├─ERCP(金标准)
    │ ├─主胰管扩张≥4mm
    │ └─分支胰管扭曲/结石
    └─EUS(早期病变检测)
    ├─胰管壁增厚/回声不均
    └─微钙化/小叶化结构

  2. 判断逻辑

    • CT钙化:特异性高,直接提示慢性胰腺炎(需排除胰腺癌钙化)。
    • EUS评分:≥5项异常(如胰管扩张+小叶化+钙化)支持诊断。
    • ERCP与MRCP对比:MRCP对早期分支胰管病变敏感度较低,ERCP用于确诊。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外分泌功能评估

    • 粪便弹性蛋白酶-1
      • <200 μg/g:提示中-重度外分泌功能不全(敏感度90%)。
    • 胰泌素刺激试验
      • 碳酸氢盐分泌量<80 mEq/L:确诊外分泌功能障碍(金标准)。
  2. 内分泌功能评估

    • 空腹血糖≥7.0 mmol/LHbA1c≥6.5%:提示胰腺源性糖尿病。
  3. 炎症与代谢标志物

    • 血清IgG4升高:需排除自身免疫性胰腺炎(>2倍上限提示可能)。
    • 甘油三酯>11.3 mmol/L:提示高脂血症相关胰腺炎风险。
  4. 急性期反应物

    • 淀粉酶/脂肪酶:仅在急性发作时一过性升高,慢性期通常正常。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组织学或ERCP证据,结合影像学(钙化/胰管异常)及典型症状。
  • 分层检查策略:初筛用超声/CT,疑难病例联合EUS+MRCP,确诊需ERCP或活检。
  • 功能评估:粪便弹性蛋白酶和胰泌素试验为外分泌评估关键,血糖监测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 亚太地区慢性胰腺炎共识(2015)
  • IAP/APA《慢性胰腺炎诊疗指南》(2020)
  • 《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关于EUS诊断标准的最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