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胆石症Unspecified Cholelithia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8:53:20
编码DC11.Z

关键词

索引词Cholelithiasis、未特指的胆石症、胆石症
缩写DC11Z
别名胆结石、胆石、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胆管结石

未特指的胆石症(DC11.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超声检查显示胆囊或胆管内存在强回声团伴声影(敏感性90%-95%)。
      • CT/MRI/MRCP证实胆道系统结石存在(特异性>95%)。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右上腹绞痛(餐后/夜间发作)、恶心呕吐、放射痛。
    • 体征:墨菲征阳性、黄疸或右上腹压痛。
    • 实验室异常:白细胞升高(>10×10⁹/L)、总胆红素>34.2 μmol/L。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胆绞痛症状(疼痛持续>30分钟)。
      • 实验室提示胆汁淤积(碱性磷酸酶>125 U/L + γ-GT>55 U/L)。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一级检查 → 腹部超声(首选)

    二级检查 → CT(疑似复杂病例)

    三级检查 → MRCP(胆管结石评估)

    介入检查 → ERCP/PTC(诊断+治疗)

  2. 判断逻辑

    • 超声
      • 阳性标准:胆囊内强回声团伴移动性声影。
      • 假阴性处理:肥胖或肠气干扰者转CT检查。
    • MRCP
      • 阳性标准:胆管充盈缺损+上游胆管扩张。
      • 优势:无创评估胆管结石敏感性85%-90%。
    • ERCP
      • 适应证:超声/MRCP阴性但高度怀疑胆管结石。
      • 治疗价值:同时可行括约肌切开取石。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阈值 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 >10×10⁹/L 提示并发胆囊炎/胆管炎
总胆红素 >34.2 μmol/L 胆总管梗阻可能(需结合影像学)
碱性磷酸酶 >125 U/L(成人) 胆汁淤积标志(敏感性70%-80%)
γ-谷氨酰转肽酶 >55 U/L(男性) 胆管病变特异性指标(需排除酒精影响)
血清淀粉酶 >3倍正常上限 警惕胆源性胰腺炎(发生率15%-20%)

四、诊断流程图

患者主诉右上腹痛

首选腹部超声
├─ 阳性 → 确诊胆石症
└─ 阴性但症状典型 →

CT/MRCP检查
├─ 阳性 → 确诊
└─ 仍阴性但实验室异常 →

ERCP(金标准)


参考文献
《中国胆石症诊疗指南(2021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影像学在胆道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中华放射学杂志)
《肝胆系统生物化学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