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自身免疫性肝病Unspecified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编码DB96.Z
关键词
索引词Autoimmune liver disease、未特指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
缩写AIH、自身免疫性肝病-NOS
别名Autoimmune-Hepatitis、自身免疫性肝炎-未特指、自体免疫性肝炎-未特指、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未特指、自体免疫性肝脏疾病-未特指
未特指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血清自身抗体阳性:
- 抗核抗体(ANA)≥1:40(间接免疫荧光法)
- 或平滑肌抗体(SMA)≥1:40
- 或线粒体抗体(AMA-M2亚型)≥1:40(高度提示PBC可能)
- 肝组织病理学特征:
- 界面性肝炎(淋巴细胞穿入现象)
- 浆细胞浸润(>30%炎性细胞为浆细胞)
- 玫瑰花结样肝细胞排列(特异性表现)
- 血清自身抗体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生化指标异常:
- ALT/AST ≥2倍正常值上限(ULN)
- IgG ≥1.5倍ULN(自身免疫性肝炎特征)
- ALP ≥1.5倍ULN(胆管损伤标志)
- 影像学排除标准:
- 无胆道系统梗阻(MRCP/ERCP排除PSC)
- 无病毒性肝炎(HBV/HCV阴性)
- 生化指标异常: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
- 必须条件中的自身抗体阳性 + 肝组织病理学典型改变
- 拟诊条件:
- 自身抗体阳性 + 生化指标异常(ALT/AST ≥2倍ULN且IgG ≥1.5倍ULN)
- 确诊需同时满足:
二、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树:
└── 肝功能评估
├── ALT/AST(肝细胞损伤)
├── ALP/GGT(胆管损伤)
├── 总胆红素(胆汁淤积)
└── IgG(免疫激活)
└── 自身抗体谱
├── ANA/SMA(AIH特征)
├── AMA-M2(PBC特征)
└── pANCA(PSC特征)
└── 肝组织活检(金标准)
└── 排除性检查
├── HBV/HCV血清学
└── 铜蓝蛋白(排除Wilson病) -
判断逻辑:
- ANA/SMA阳性+ALT升高:优先考虑AIH,需肝活检验证。
- AMA-M2阳性+ALP升高:高度提示PBC,MRCP检查排除胆管狭窄。
- pANCA阳性+胆管影像异常:需ERCP确认PSC。
- IgG显著升高(>16 g/L):支持AIH诊断,但需排除多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肝功能指标:
- ALT >3×ULN(男>120 U/L,女>90 U/L):提示显著肝细胞坏死。
- ALP >1.5×ULN + GGT >3×ULN:提示胆管损伤,需鉴别PBC/PSC。
- IgG >18 g/L:强烈提示自身免疫性肝炎(敏感度85%,特异度90%)。
-
自身抗体阈值:
- ANA ≥1:80:诊断特异性从50%提升至75%(《自身免疫性肝炎诊疗指南(2022)》)。
- AMA-M2 ≥1:160:对PBC阳性预测值>95%。
-
组织病理学分级:
- 界面性肝炎(Grade 3-4):需立即启动免疫抑制治疗。
- 纤维化分期(F3-F4):提示肝硬化风险,需评估门脉高压。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肝组织活检与特异性自身抗体联合分析。
- 鉴别重点:需严格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及代谢性肝病。
- 治疗决策:IgG水平与病理分级是指导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关键依据。
参考文献:
-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
- AASLD实践指南:自身免疫性肝炎(2019)
- 《实用内科学》(第16版)肝脏疾病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