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顿性小肠肠梗阻Obstructive ileus of small intestine due to impaction
编码DA91.3
子码范围DA91.30 - DA91.3Z
关键词
索引词Obstructive ileus of small intestine due to impaction
缩写嵌顿性小肠梗阻、小肠嵌顿
别名嵌顿性小肠闭塞、小肠绞窄性梗阻、绞窄性小肠梗阻、小肠闭袢性梗阻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回肠--空肠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病程分级
ME24.91慢性ME24.91急性嵌顿性小肠肠梗阻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嵌顿性小肠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如肠管、肠系膜等)通过解剖薄弱部位形成疝时,在疝环处发生持续性卡压,导致小肠机械性梗阻并伴随血运障碍的病理状态。其特征是受卡压肠段发生进行性缺血,可迅速进展为绞窄性肠梗阻。
病因学特征
-
解剖结构缺陷:
- 腹壁疝: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等未及时还纳时,疝内容物(通常为小肠)在疝环处发生机械性卡压
- 术后粘连束带:既往腹部手术形成的纤维束带可形成异常解剖间隙,肠管通过时发生嵌顿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胚胎期肠管固定异常形成的异常解剖结构
-
物理性压迫机制:
- 疝环狭窄:疝环组织的弹性减退(如老年患者筋膜退变)或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疝内容物还纳困难
- 腹内压骤增:剧烈咳嗽、排便用力、重体力劳动等诱发因素
-
高危人群特征:
- 老年男性(腹股沟疝高发群体)
- 未治疗的腹壁疝患者
- 腹部手术史(形成粘连性束带)
- 慢性便秘或前列腺增生(腹压增高诱因)
病理机制
- 静脉回流受阻:初始阶段疝环压迫肠系膜静脉,导致肠壁淤血水肿,肠腔渗出增加
- 动脉血供中断:持续性压迫最终影响肠系膜动脉供血,6-12小时内可发生肠壁全层坏死
- 毒素吸收:缺血肠段通透性增加,肠道内毒素及细菌易位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 代谢紊乱:大量体液积聚于第三间隙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同时伴随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表现
- 进行性腹痛:突发剧烈绞痛转为持续性钝痛(提示缺血进展),疼痛部位与疝位置相关
- 不可复性包块:体表可触及紧张有压痛的包块,咳嗽冲击感消失
- 消化道症状:
- 反射性呕吐(早期)
- 停止排气排便(晚期)
- 腹膜刺激征:出现肌卫、反跳痛提示肠穿孔
- 全身中毒症状:
- 发热(>38.5℃)
- 心动过速(>120次/分)
-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 意识改变(谵妄、嗜睡)
参考文献:上述信息基于多个权威医疗网站资料综合整理而成,包括但不限于《百度百科》关于“肠梗阻”的定义、《家庭医生在线》对小肠梗阻病因的描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