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性小肠肠梗阻Gallstone ileus of small intestine
编码DA91.30
关键词
索引词Gallstone ileus of small intestine、胆石性小肠肠梗阻
缩写胆石性肠梗阻、胆石性小肠梗阻
别名胆结石引起的肠梗阻、胆石性小肠狭窄、胆石性小肠闭塞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回肠--空肠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病程分级
ME24.91慢性ME24.91急性胆石性小肠肠梗阻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胆石性小肠肠梗阻是一种由胆结石通过胆道-肠道瘘管进入肠道,并在小肠内造成机械性阻塞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较大的胆结石从胆囊或胆管经由异常形成的胆道-肠道瘘管(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进入肠道时。结石在小肠中移动时,可能会卡在狭窄处,从而导致肠梗阻。
病因学特征
-
胆道-肠道瘘管形成机制:
- 胆囊-十二指肠瘘: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炎症,导致胆囊壁与邻近的十二指肠壁发生粘连并形成瘘管。
- 胆管-肠道瘘:较少见,可能由于胆管炎症、手术并发症或其他疾病引起。
-
结石迁移:
- 较大的胆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后,随着消化道的蠕动逐渐向下移动。如果结石体积较大,在经过小肠的狭窄部位时,容易卡住并引起梗阻。
-
高危因素:
- 年龄和性别: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 既往病史:有胆囊结石、胆囊炎、胆道手术等病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胆石性小肠肠梗阻。
- 其他疾病:糖尿病、肥胖症、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病理机制
-
机械性阻塞:
- 胆结石卡在小肠狭窄部位,导致局部肠腔完全或部分闭塞,引起机械性肠梗阻。
- 梗阻部位以上的小肠段因内容物积聚而扩张,压力增高,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可能导致肠壁缺血、坏死。
-
炎症反应:
- 胆结石的存在可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肠壁水肿、充血,进一步加剧梗阻症状。
- 炎症介质的释放还可能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腹痛:突发性剧烈腹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呈阵发性绞痛,疼痛可向背部放射。
- 呕吐:早期出现,频繁且剧烈,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有胆汁。
- 腹胀:梗阻部位以上的肠段膨胀,腹部可见明显的膨胀和肠型。
- 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时,患者会停止排气排便。
-
体征:
- 腹部压痛:梗阻部位有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肿块。
- 肠鸣音亢进:早期肠鸣音增强,后期减弱或消失。
-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呕吐和禁食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表现为口渴、尿少、皮肤弹性下降等。
参考文献:《外科学》、《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权威医学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