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非结构性小肠发育异常Other specified Non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small intestine
编码DA90.Y
关键词
索引词Non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small intestine、其他特指的非结构性小肠发育异常、累及肠黏膜发育的先天性肠病、先天性肠细胞硫酸肝素缺乏、肠内分泌细胞缺乏引起的先天性吸收不良性腹泻、内分泌细胞发育不全 [possible translation]、肠道无内分泌病 [possible translation]、肠道无内分泌病、内分泌细胞发育不全、肠上皮发育不良、IED[肠上皮发育不良]、肠上皮异型增生、簇绒肠病 [possible translation]、簇绒肠病、顽固性腹泻-后鼻孔闭锁-眼异常、微绒毛包涵体病、包涵体病NOS、先天性微绒毛萎缩、慢性腹泻伴绒毛萎缩、其他特指的先天性肠病累及肠黏膜发育、酶缺陷引起的先天性肠道疾病、先天性肠肽酶缺乏症
缩写非结构性小肠发育异常
别名Other-specified-non-structural-small-intestinal-developmental-abnormalities
其他特指的非结构性小肠发育异常(DA90.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基因检测阳性:检出与小肠发育异常相关的致病性基因突变(如SI/SLC26A3、MYO5B、EXT1/EXT2等)。
- 功能性检测异常:
- 肠黏膜活检显示双糖酶活性显著降低(如乳糖酶<10 U/g蛋白)。
- 葡萄糖-半乳糖吸收试验异常(尿糖排泄率>0.25 g/dL)。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腹泻(水样便或脂肪泻)。
- 体重/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第3百分位数。
- 实验室指标异常:
- 血浆白蛋白<30 g/L,血红蛋白<100 g/L。
- 粪便脂肪定量>7 g/24h(成人)或>5 g/24h(儿童)。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基因或功能检测结果,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慢性腹泻+营养不良体征(体重/身高<-2SD)。
- 排除感染性/炎症性肠病及其他器质性病变。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小肠造影(钡剂/水溶性造影):
- 异常意义:显示黏膜皱襞消失、节段性肠腔扩张(直径>3cm)提示黏膜发育不良。
- CT/MRI小肠成像:
- 判断逻辑:发现肠壁分层结构紊乱(黏膜层/肌层分界不清)支持功能性发育异常。
- 小肠造影(钡剂/水溶性造影):
-
内镜与活检:
- 电子小肠镜:
- 异常意义:黏膜苍白、绒毛萎缩(绒毛高度<350μm)。
- 病理学检查:
- 判断逻辑:潘氏细胞减少(<5个/隐窝)或微绒毛结构紊乱(透射电镜)提示先天性肠病。
- 电子小肠镜:
-
功能评估:
- 氢呼气试验:
- 异常意义:乳果糖氢呼气试验阳性(H2峰值>20 ppm)提示碳水化合物吸收障碍。
- D-木糖试验:
- 判断逻辑:5小时尿D-木糖排泄率<25%(成人)或<20%(儿童)提示黏膜吸收功能受损。
- 氢呼气试验: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代谢指标:
- 低白蛋白血症(<30 g/L):反映蛋白质吸收障碍,需警惕继发性免疫缺陷。
- 低锌血症(<60 μg/dL):提示锌吸收不良,可能导致皮肤黏膜损害。
-
粪便检测:
- 粪脂定量>7 g/24h:确诊脂肪泻,需鉴别胰腺源性或肠源性因素。
- α1-抗胰蛋白酶升高:提示蛋白丢失性肠病(>54 mg/g干重)。
-
基因检测:
- SLC26A3基因突变:确诊先天性失氯性腹泻,需终身补液治疗。
- MYO5B双等位基因突变:确诊微绒毛包涵体病,需肠外营养支持。
-
免疫组化:
- 绒毛顶端CD10表达缺失:提示先天性微绒毛萎缩症(需电镜确诊)。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于基因检测与功能性评估,结合慢性营养不良表现。
- 影像学特征(黏膜结构紊乱)需与乳糜泻等疾病鉴别。
- 实验室异常需动态监测,重点关注白蛋白、微量元素及粪脂定量变化。
参考文献:
- 《小儿外科》(第9版)先天性疾病章节
- ESPGHAN《儿童慢性腹泻诊断指南》
- WHO《罕见消化系统疾病分类ICD-11临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