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肠吸收不良Other specified Intestinal malabsorption
编码DA96.0Y
关键词
索引词Intestinal malabsorption、其他特指的肠吸收不良、其他肠吸收不良、自身免疫性肠病 [possible translation]、自身免疫性肠病、其他疾病引起的肠上皮细胞结构缺陷、胶原性腹泻、自身免疫性肠病2型、自身免疫性肠病3型、钙吸收不良、Whipple病、惠普尔养障体引起的感染、肠性脂肪营养不良、惠普尔病、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肠道Whipple病 [possible translation]、肠道Whipple病、Whipple病引起的十二指肠炎、惠普尔病引起的十二指肠炎
缩写其他特指肠吸收不良、Other-specified-intestinal-malabsorption
别名特定营养素吸收不良、特定原因引起的肠吸收不良、特定因素导致的肠吸收不良、Specific-nutrient-malabsorption、Intestinal-malabsorption-due-to-specific-causes、Intestinal-malabsorption-induced-by-specific-factors
其他特指的肠吸收不良(DA96.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小肠黏膜组织学异常:
- 肠黏膜活检显示绒毛萎缩(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2:1)或微绒毛结构破坏。
- 免疫组化检出特异性异常(如肠上皮细胞抗体阳性或MYO5B蛋白表达缺失)。
- 吸收功能障碍客观证据:
- 72小时粪便脂肪定量 >7g/24h(标准脂肪饮食下)。
- D-木糖吸收试验异常(5小时尿排泄率<25%或血浓度<20mg/dL)。
- 小肠黏膜组织学异常:
-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因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慢性腹泻(>4周)伴脂肪泻(粪便油脂样或恶臭)。
- 进行性体重下降(6个月内>10%基础体重)或儿童生长迟滞(身高/体重<第3百分位)。
- 营养缺乏并发症:
- 实验室确诊的缺铁性贫血(Hb<13g/dL男性,<12g/dL女性)+ 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5g/dL)。
- 代谢性骨病(血25-OH维生素D<20ng/mL + 低钙血症)。
- 明确病因学证据:
- 基因检测阳性(如CFTR突变、SLC5A1突变)。
- 病原体检测阳性(如Tropheryma whipplei PCR阳性)。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缺乏组织学/功能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临床表现(慢性腹泻+体重下降)。
- 至少两项营养缺乏并发症(如贫血+低蛋白血症)。
- 排除乳糜泻、IBD等已知病因(阴性血清学及内镜)。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项目树] --> B[初步筛查] A --> C[功能评估] A --> D[病因学检查] B --> B1(血常规+生化) B --> B2(粪便脂肪定量) B --> B3(便弹力蛋白酶) C --> C1(D-木糖吸收试验) C --> C2(氢呼气试验) D --> D1(小肠黏膜活检) D --> D2(基因检测) D --> D3(病原体PCR/培养) D --> D4(血清自身抗体)
判断逻辑:
-
初步筛查:
- 血常规+生化:贫血+低蛋白血症提示营养不良,需进一步功能评估。
- 粪便脂肪定量:>7g/24h需启动吸收功能检查。
- 便弹力蛋白酶:降低(<200μg/g)提示胰腺外分泌不足。
-
功能评估:
- D-木糖试验:异常提示近端小肠吸收障碍,需活检确认。
- 氢呼气试验:阳性(基线值>20ppm)支持细菌过度生长诊断。
-
病因学检查:
- 黏膜活检:绒毛萎缩程度指导病因分类(自身免疫性 vs 感染性)。
- 基因检测:MYO5B/CFTR突变确诊遗传性肠病。
- 病原体检测:Whipple病需PCR确认T. whipplei。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粪便脂肪定量 | <7g/24h | >7g:确诊脂肪吸收不良,提示胆汁酸缺乏或黏膜损伤 |
D-木糖吸收试验 | 尿排泄率≥25% | <25%:近端小肠功能障碍,需鉴别自身免疫性肠病或SIBO |
血清白蛋白 | 3.5-5.0 g/dL | <3.5g/dL:长期蛋白丢失,评估肠黏膜完整性及营养支持需求 |
25-OH维生素D | 30-100 ng/mL | <20ng/mL:维生素D吸收障碍,需排查胆盐不足或肠肝循环异常 |
血胡萝卜素 | 50-300 μg/dL | <20μg/dL:脂肪吸收不良敏感指标,早于粪便脂肪异常出现 |
抗肠上皮细胞抗体 | 阴性 | 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肠病,需结合组织学(绒毛萎缩)确诊 |
粪弹力蛋白酶 | >200 μg/g | <100μg/g: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需胰酶替代治疗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黏膜组织学异常(绒毛萎缩)或吸收功能试验阳性(粪便脂肪/D-木糖)。
- 辅助检查需阶梯推进:筛查(血液/粪便)→功能评估→病因学检查(活检/基因)。
- 实验室异常需动态监测:如血胡萝卜素早期预警脂肪吸收不良,维生素D持续低下提示治疗不足。
参考文献:
- WHO《ICD-11消化系统疾病分类指南》(2023)
- 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吸收不良综合征临床指南》(2022)
- ESPGHAN《儿童慢性腹泻诊断共识》(2021)
- Lancet《惠普尔病诊疗专家建议》(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