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十二指肠炎Other specified Duodenitis
编码DA51.Y
关键词
索引词Duodenitis、其他特指的十二指肠炎、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十二指肠炎、乳糜泻引起的十二指肠炎、克罗恩病引起的十二指肠炎、结节病引起的十二指肠炎、血管炎引起的十二指肠炎、IgA血管炎引起的十二指肠炎、过敏性紫癜引起的十二指肠炎、慢性十二指肠炎
缩写其他特指十二指肠炎
别名其他特指的十二指肠炎症、其他特殊类型十二指肠炎、其他指定类型的十二指肠炎
其他特指的十二指肠炎(DA51.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十二指肠黏膜活检显示特征性炎症改变(如上皮细胞损伤、炎症细胞浸润)并符合特定病因的病理特征:
- 乳糜泻:绒毛萎缩(Marsh III级)、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
- 克罗恩病:透壁性炎症、非干酪样肉芽肿
- 结节病: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
- 血管炎:血管壁炎症伴纤维素样坏死
- 内镜可视化证据:
- 内镜下明确十二指肠黏膜病变(充血、糜烂、溃疡或结节形成)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因学依据):
- 基础疾病确诊:
- 乳糜泻:血清抗tTG-IgA阳性(>10 U/mL)且HLA-DQ2/DQ8阳性
- 克罗恩病:符合CDAI评分≥150分或影像学证据(如肠壁增厚、瘘管)
- 结节病:血清ACE升高(>40 U/L)伴胸部CT肉芽肿表现
- 血管炎:组织活检血管炎证据或ANCA阳性
- 典型症状组合:
- 上腹痛(持续≥4周) + 恶心/呕吐 + 体重减轻(>5%体重)
- 或上腹痛 + 贫血(Hb<110 g/L) + 粪便隐血阳性
- 基础疾病确诊: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
- 内镜可视化病变 + 基础疾病确诊 + 至少2项典型症状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1. 内镜检查(核心)
│ ├── 1.1 白光内镜(黏膜评估)
│ └── 1.2 活检病理(金标准)
├── 2. 实验室检测
│ ├── 2.1 基础疾病筛查(抗tTG-IgA, ANCA等)
│ ├── 2.2 炎症标志物(CRP, ESR)
│ └── 2.3 营养指标(铁蛋白, 维生素B12)
└── 3. 影像学评估
├── 3.1 CT/MRI小肠成像(克罗恩病评估)
└── 3.2 胶囊内镜(病变范围确定) -
判断逻辑:
- 内镜检查:
- 充血/糜烂需活检排除恶性病变;溃疡需评估深度(黏膜下/透壁)
- 多部位活检(至少4块)提高病理检出率
- 实验室联检:
- 抗tTG-IgA阳性 → 指向乳糜泻 → 需基因检测(HLA-DQ2/DQ8)确认
- ANCA阳性 + CRP升高 → 提示血管炎 → 需血管影像学验证
- 影像学分层:
- CT显示肠壁增厚>3mm + 分层强化 → 支持克罗恩病
- 胶囊内镜发现跳跃性病变 → 排除单一感染性病因
- 内镜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阈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抗tTG-IgA | >10 U/mL | 乳糜泻高度可能,需结合病理确认绒毛萎缩 | 启动无麸质饮食 + 营养支持 |
ANCA | 阳性(p-ANCA) | 提示血管炎性十二指肠炎,需排除显微镜下结肠炎 | 血管造影 + 免疫抑制剂评估 |
CRP | >10 mg/L | 活动性炎症标志,克罗恩病/血管炎活动期特征 | 升级抗炎治疗(如生物制剂) |
血红蛋白 | <110 g/L(女) | 慢性失血或吸收障碍,需排查黏膜溃疡/乳糜泻 | 铁剂补充 + 内镜复查出血源 |
铁蛋白 | <15 μg/L | 铁储备耗竭,提示长期黏膜损伤或营养吸收不良 | 静脉补铁 + 病因治疗 |
粪便钙卫蛋白 | >250 μg/g | 肠道炎症活动标志,优于CRP对黏膜炎症敏感性 | 指导内镜复查时机 |
血清ACE | >40 U/L | 支持结节病诊断,但需排除肉芽肿性肝炎等 | 胸部CT筛查肺门淋巴结肿大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内镜活检的病理特征(区分病因) + 基础疾病实验室证据
- 检查优先序:
- 内镜活检 → 2. 病因血清学 → 3. 炎症/营养指标 → 4. 影像学(疑克罗恩/狭窄时)
- 关键鉴别:乳糜泻需终身无麸质饮食;血管炎需免疫抑制;克罗恩病需阶梯治疗
参考文献:
-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乳糜泻指南》
- ECCO《克罗恩病诊断治疗共识》
- ACR《血管炎分类标准》
注:所有阈值标准基于2024年AGA临床实践指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