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自身免疫性肝病Other specified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更新时间:2025-06-18 16:07:04
编码DB96.Y

关键词

索引词Autoimmune liver disease、其他特指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
缩写AIH
别名自身免疫性肝炎、自免肝

其他特指的自身免疫性肝病(DB96.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学特征:肝脏活检显示界面性肝炎、淋巴细胞浸润或浆细胞浸润,但不符合典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病理模式。
    • 自身免疫血清学证据
      • 非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如ANA≥1:80、SMA≥1:40),但缺乏PBC特异性AMA-M2或AIH特异性抗LKM-1抗体。
    • 排除其他病因:需排除病毒性肝炎(HBV/HCV阴性)、酒精性肝病(饮酒史<20 g/d)、药物性肝损伤(停药后无改善)及代谢性肝病。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临床症状:持续乏力(≥3个月)、黄疸或不明原因皮肤瘙痒(非胆汁淤积性)。
    • 实验室指标
      • IgG升高(>16 g/L)或IgM轻度升高(>2.5 g/L)。
      • ALT/AST持续升高(>2倍正常上限,但<5倍)。
    • 影像学特征:超声或CT显示肝实质弥漫性病变,无典型胆管扩张或硬化。
  3. 阈值标准

    • 必须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方可确诊。
    • 若组织学不典型但血清学高度可疑,需满足以下两项支持条件:
      • IgG升高 + 自身抗体阳性。
      • 排除其他肝病后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应答(如泼尼松治疗后ALT下降≥50%)。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 辅助检查项目树 │
    ├─────────────┬─────────────┤
    │ 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 ├─肝功能检测 │ ├─腹部超声 │
    │ ├─免疫球蛋白 │ ├─CT/MRI │
    │ ├─自身抗体谱 │ └─MRCP(排除PSC) │
    │ └─病毒学筛查 │ │
    ├─────────────┼─────────────┤
    │ 病理学检查 │ 临床评估 │
    │ └─肝穿刺活检 │ ├─症状评分系统 │
    │ │ └─内分泌功能检测 │
    └─────────────┴─────────────┘

  2. 判断逻辑

    • 肝功能检测:ALT/AS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ALP轻度升高(<3倍正常值)可区别于PBC。
    • 自身抗体谱
      • ANA/SMA阳性但滴度低于AIH诊断阈值(如ANA<1:160),支持非典型自身免疫性肝病。
      • 抗gp210或抗sp100阴性可排除PBC变异型。
    • 肝活检
      • 界面性肝炎伴少量浆细胞浸润(<30%),但无胆管缺失或铜沉积,区别于AIH/PBC。
    • MRCP:用于排除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胆管狭窄病变。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阈值 临床意义
ALT/AST >40 U/L(持续>3个月) 提示慢性肝细胞损伤,但缺乏急性肝炎的剧烈升高特征(通常<200 U/L)。
IgG >16 g/L 反映B细胞过度活化,>20 g/L需警惕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干燥综合征)。
ANA ≥1:80(间接免疫荧光法) 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标志,需结合肝组织学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ALP >129 U/L(成人) 轻度升高提示肝内小胆管受累,若>1.5倍正常值需排查PBC/PSC重叠可能。
血小板计数 <150×10⁹/L 提示门脉高压早期改变,需联合脾脏超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四、总结

  • 确诊核心需结合非典型自身抗体谱、特异性组织学表现及严格排除其他肝病。
  • 辅助检查重点在于鉴别经典自身免疫性肝病(如AIH/PBC/PSC),MRCP和肝活检为关键手段。
  • 实验室异常需动态监测,IgG水平及治疗反应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2023年修订版)》
  • EASL临床实践指南:自身免疫性肝炎(2022)
  • 《中华肝脏病杂志》关于非典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