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Mouth ulcers
编码DA01.15
关键词
索引词Mouth ulcers、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形成、口腔黏膜溃疡、口腔黏膜溃疡形成、浅表性口腔溃疡 [possible translation]、浅表性口腔溃疡、软腭溃疡、上腭溃疡
同义词Buccal ulceration、Ulcer of oral mucosa、ulceration of oral mucosa、buccal ulcer、Ulcer of mouth、superficial mouth ulcer
缩写OU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关联情况
1C6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
1C62.30卡波西肉瘤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病,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2HIV感染临床3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Z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未提及合并症,临床分期未特指1C62.1HIV感染临床2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3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3Y其他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3Z未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0HIV感染临床1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结核病
1C60.3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结核病1C60.3Y其他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结核病1C60.3Z未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结核病1C60.1HIV感染临床2期合并结核病1C60.0HIV感染临床1期合并结核病1C60.ZHIV感染合并结核病,临床分期未特指1C60.30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合并结核病1C60.2HIV感染临床3期合并结核病1C6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疟疾
1C61.0HIV感染临床1期合并疟疾1C61.1HIV感染临床2期合并疟疾1C61.30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合并疟疾1C61.Z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疟疾,临床分期未特指1C61.3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1C61.3Y其他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1C61.3Z未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1C61.2HIV感染临床3期合并疟疾口腔溃疡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口腔溃疡,亦称口疮或阿弗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其典型表现为口腔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浅黄色溃疡,边缘红晕,伴有明显的疼痛感。溃疡直径通常在2-10毫米之间,并且常常同时出现多个病灶。主要症状包括“红、黄、凹、痛”:即溃疡周边肿红,溃疡本身为黄色,溃疡形状呈凹陷,溃疡处非常疼痛。
病因学特征
-
免疫功能障碍:
- 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密切相关。可能表现为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失调,也可能表现为免疫功能缺陷。研究表明,某些链球菌或口腔共生菌群的异常增殖可能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相关。
-
精神因素:
- 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紊乱,从而诱发口腔溃疡。此外,失眠、情绪波动等也会影响口腔黏膜的健康。
-
饮食习惯:
- 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缺乏维生素B12、铁、叶酸等营养素可能增加溃疡发生风险。
-
遗传因素:
- 家族中有口腔溃疡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全基因组研究显示IL-1β、IL-6等促炎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发病。
-
消化系统疾病:
- 乳糜泻、克罗恩病等与黏膜免疫相关的消化道疾病患者更易伴发口腔溃疡。
-
局部创伤:
- 牙齿咬伤、牙刷划伤等机械性损伤可引发创伤性溃疡,需注意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鉴别。
-
其他因素:
- 口腔溃疡可能与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HIV感染等免疫相关疾病存在关联。
病理机制
-
黏膜免疫异常:
- Th1/Th2细胞平衡失调导致促炎因子(如TNF-α、IFN-γ)过度表达,引发上皮细胞凋亡。
-
炎症反应:
-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溃疡基底部的炎性渗出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升高加重组织破坏。
-
修复障碍:
- 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降低和血管生成受阻导致愈合延迟,复发病例可见黏膜下纤维化改变。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溃疡分期:经历前驱期(黏膜灼痛)、溃疡期(坏死上皮脱落)、愈合期(上皮再生)三个阶段
- 疼痛特点:VAS评分常达6-8分,唾液刺激可加重痛感
- 特殊表现:重型阿弗他溃疡(Sutton溃疡)直径可超过1cm,愈合后遗留瘢痕
参考文献:《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口腔科疾病诊疗指南》等专业期刊和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