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瘘Fistula of appendix
编码DB11.4
关键词
索引词Fistula of appendix、阑尾瘘、阑尾瘘 [possible translation]
同义词appendicular fistula、appendix fistula、appendiceal fistula
别名阑尾与周围器官的异常通道、阑尾瘘管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阑尾瘘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阑尾瘘是一种异常通道,通常发生在阑尾与其邻近器官(如肠道、膀胱等)之间,或者在阑尾切除术后出现于腹腔或体表。它表现为一种病理状态下的解剖结构改变,其中阑尾黏膜通过瘘管与另一器官的内壁或皮肤表面相通。
病因学特征
-
感染性因素:
- 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原因,特别是当炎症扩散至周围组织形成脓肿时,脓肿可以穿透至相邻器官,如小肠、大肠、膀胱或腹壁,从而形成瘘道。
- 在阑尾穿孔的情况下,局部感染导致的组织破坏和愈合不良亦可促成瘘管的形成。
-
手术相关因素:
- 阑尾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例如结扎线脱落)、局部感染、组织水肿等因素造成的伤口愈合障碍,这可能导致瘘道的产生。
- 有时即使正确执行了手术步骤,但患者个体差异(比如免疫功能低下)也可能增加发生瘘的风险。
-
其他罕见原因:
- 包括肿瘤侵犯、放射治疗后遗症等非感染性因素也可能引起阑尾瘘,但这些情况相对少见。
- 对某些物质(如缝线材料)过敏反应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尽管这种情形较为罕见。
病理机制
-
炎症诱导过程:
- 当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时,持续存在的炎症刺激会导致周围组织粘连,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脓肿。
- 脓肿的压力作用促使病变区域向压力较低的方向扩展,最终突破进入临近器官,形成瘘管连接。
-
瘘道维持条件:
- 一旦瘘道建立起来,只要没有有效的闭合措施,该通道就会保持开放状态,使得阑尾内容物能够直接流入其他器官内部或体外。
- 持续性的分泌物流动会不断侵蚀并扩大瘘道,阻碍正常愈合过程,同时增加了继发感染的风险。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右下腹部疼痛是最常见主诉,伴随有上腹部不适感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 若瘘口通向体表,则可见到从切口处排出消化道内容物;如果连接至泌尿系统,则可能出现尿液混浊甚至含有粪便成分的情况。
- 长期存在者还可能因为营养吸收障碍而体重减轻、贫血等问题。
参考文献:以上信息综合自网络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快懂百科、人人文库等公开资料。对于更深入的专业知识,请参考医学教科书及相关学术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