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增生Hyperplasia of appendix
编码DB11.1
关键词
索引词Hyperplasia of appendix、阑尾增生、阑尾淋巴组织增生 [possible translation]、阑尾淋巴组织增生
同义词lymphoid hyperplasia of appendix
缩写LH
别名阑尾淋巴滤泡增生、阑尾淋巴细胞增生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阑尾增生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阑尾增生是指阑尾壁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导致壁层结构增厚,但未达到急性炎症标准。该病变好发于免疫功能活跃的青少年群体,是慢性阑尾疾病的主要类型之一。病理学特征为淋巴滤泡数量及体积增加,黏膜层结构完整,间质无显著中性粒细胞浸润。
病因学特征
-
淋巴滤泡增生机制:
- 免疫应答增强:作为黏膜免疫的组成部分,阑尾淋巴组织在抗原暴露后可出现生理性增殖,过度反应时形成病理性增生。
- 反复抗原刺激:肠道菌群定植异常或低毒力病原体持续存在,可诱导局部淋巴组织代偿性肥大。
-
生理与病理诱因:
- 发育阶段特性:青少年淋巴组织增殖能力较强,与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发育高峰期吻合。
- 亚临床感染:约30%病例粪常规检测显示肠道菌群紊乱,但无明确致病菌株。
- 遗传相关性:HLA-DQ2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1.8倍(95%CI 1.2-2.7)。
病理机制
-
组织学改变:
- 淋巴滤泡扩张:滤泡生发中心直径超过500μm(正常<300μm),伴滤泡密度增加至≥5个/HPF。
- 肌层代偿:固有肌层出现平滑肌细胞肥大现象,此为继发于管腔狭窄的适应性改变。
-
解剖功能影响:
- 流体动力学异常:管腔截面积减少>40%时,黏液排出受阻形成滞留性囊肿。
- 免疫微环境改变:CD20+ B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至65-75%(正常40-50%),IgA分泌细胞数量相应减少。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腹痛模式:定位模糊的右下腹钝痛,VAS评分多<4分,餐后加重率约62%。
- 消化道功能紊乱:32%患者伴随肠易激样症状,排便后腹痛缓解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 体征特点:McBurney点浅表压痛(+),深压反跳痛(-),此体征组合敏感性达89%。
参考文献:以上信息综合整理自多个医学教育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人人文库》关于阑尾疾病的健康宣教资料及其他专业医学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