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不明的急性浅表性胃炎Acute superficial gastritis of unknown aetiology
编码DA42.70
关键词
索引词Acute superficial gastritis of unknown aetiology、病因不明的急性浅表性胃炎
缩写ASG
别名急性浅表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普通型胃炎、急性上腹痛伴胃黏膜病变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病因不明的急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病因不明的急性浅表性胃炎(ICD-11编码:DA42.70)是指胃黏膜发生急性炎症,且主要影响胃黏膜表面层的一种疾病。该类疾病通常在内镜检查中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或糜烂等特征。与慢性胃炎不同,急性浅表性胃炎具有发病急骤的特点,经过常规检查(包括幽门螺杆菌检测、用药史调查等)仍无法确定明确致病因素。
病因学特征
该类型胃炎的确切成因尚未阐明,但排除了常见致病因素后,可能涉及以下未被完全证实的机制:
-
潜在感染因素:
- 虽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和某些病毒感染已被排除,但可能存在其他未被常规检测方法发现的微生物作用。
-
隐匿性刺激:
- 患者虽无明确摄入刺激性物质史,但可能对某些未被识别的饮食成分或环境毒素存在特殊敏感性。
- 未发现NSAIDs等胃黏膜损伤药物的使用证据。
-
神经内分泌失调: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胃酸分泌异常或黏膜血流改变可能是潜在机制。
-
非典型应激反应:
- 某些亚临床的生理应激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胃黏膜屏障。
-
其他假说:
- 包括上皮细胞更新异常、黏膜修复机制缺陷等理论,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病理机制
-
急性炎症反应:
- 胃黏膜呈现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急性炎症反应,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和间质水肿,但无深层腺体破坏。
-
屏障功能紊乱:
- 存在短暂性黏膜防御机制失衡,表现为黏液分泌减少、碳酸氢盐缓冲能力下降等可逆性改变。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急性上腹痛:突发性中上腹不适,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样或钝痛,餐后可能加重
- 消化功能紊乱:恶心、呕吐、早饱感等非特异性症状,通常不超过72小时
- 内镜特征:散在黏膜充血水肿伴或不伴点状出血,病变局限于黏膜表层
注:所有症状应排除药物性、感染性、酒精性等已知类型胃炎。若出现体重下降或贫血需警惕其他潜在疾病。
参考文献:虽然搜索结果中包含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来源,但由于它们大多来自非专业医疗网站或论坛,建议进一步查阅权威医学期刊及教科书以获得更准确详尽的知识支持。例如,《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美国胃肠病学会官方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相关领域的顶尖出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