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囊性脊柱裂Other specified Spina bifida cystica
编码LA02.0Y
关键词
索引词Spina bifida cystica、其他特指的囊性脊柱裂、后脊膜膨出、胸段脊柱裂伴脊膜膨出
缩写囊性脊柱裂
别名囊性脊柱裂症、囊性脊椎裂、囊肿性脊柱裂
其他特指的囊性脊柱裂(ICD-11 LA02.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 MRI显示脊柱椎板缺损伴脊膜膨出囊袋,囊内不含功能性脊髓组织(仅含终丝或脂肪组织),且不符合典型亚型(脊髓脊膜膨出/脊髓囊状膨出)诊断标准。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结构性缺陷:
- 出生后背部中线存在囊性包块(表面皮肤完整)
- 影像学证实椎板缺损(≥2个椎体节段)
- 神经组织特征:
- 囊内无脊髓实质暴露(区别于开放性脊柱裂)
- 无明确神经功能障碍(区别于典型脊髓脊膜膨出)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下肢轻中度运动障碍(肌力3-4级)
- 感觉异常平面与病变节段一致
- 神经源性膀胱(残余尿量>50ml)
- 合并症证据:
- Chiari II畸形(MRI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疝≥5mm)
- 脊柱侧弯(Cobb角>10°)
- 高危因素:
- 母体妊娠早期叶酸缺乏(血清叶酸<7 nmol/L)
- 母体未控糖尿病(HbA1c>6.5%)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神经功能评估]
B --> D[MRI(金标准)]
B --> E[脊柱X线]
B --> F[超声]
C --> G[肌电图]
C --> H[尿流动力学]
D --> I[合并症评估]
I --> J[头颅MRI(Chiari畸形)]
I --> K[脊柱全长片(侧弯)]
判断逻辑
- MRI检查:
- 囊内容物判定:T2加权像区分脑脊液(高信号)与脂肪组织(中等信号)
- 神经组织识别:弥散张量成像(DTI)确认无神经纤维束穿行囊内
- 合并症评估:矢状位评估小脑扁桃体位置,冠状位测量脊柱曲度
- 尿流动力学:
- 膀胱顺应性<10ml/cmH₂O提示神经源性膀胱
- 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排尿功能障碍
- 肌电图:
- 病变节段以下神经传导速度下降(<40m/s)支持神经损伤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血清叶酸 | >7 nmol/L | <7 nmol/L:神经管发育缺陷高风险,需产前干预 |
羊水AFP | <2.5 MoM | >2.5 MoM:提示神经管闭合异常,灵敏度>75% |
脑脊液蛋白 | 0.15-0.45 g/L | >1.0 g/L:提示囊袋感染或脊髓栓系 |
尿β2微球蛋白 | <0.3 mg/L | >0.3 mg/L:早期肾小管损伤标志(神经源性膀胱并发症) |
血清维生素B12 | 148-616 pmol/L | <148 pmol/L:加重神经损伤,需补充治疗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
- 背部囊性包块 + MRI特征性表现 → 确诊
- 鉴别重点:
- 与脊髓脊膜膨出鉴别:囊内无神经组织暴露
- 与脂肪瘤型脊膜膨出鉴别:脂肪信号占比<30%
- 高危管理:
- 孕早期血清叶酸监测 + 超声脊柱扫查
- 新生儿48小时内完成脊柱MRI
参考文献:
- 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临床应用指南》
- AANS/CNS《脊柱裂诊疗共识(2023)》
- Lancet Neurology《神经管缺陷的产前诊断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