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二尖瓣关闭不全Unspecified Mitral valve insufficiency
编码BB61.Z
关键词
索引词Mitral valve insufficiency、未特指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MR[二尖瓣关闭不全]、MI[二尖瓣关闭不全]、MR[二尖瓣反流]、二尖瓣闭锁不全、二尖瓣瓣环关闭不全 [possible translation]、二尖瓣瓣环关闭不全
缩写MR、二尖瓣反流
别名二尖瓣逆流、二尖瓣泄露、左心房-左心室瓣膜关闭不全、Bicuspid-valve-regurgitation
未特指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 直接观测到二尖瓣反流束(面积≥20 mm² 或反流量≥30 ml/搏)
- 定量评估反流程度(中重度:有效反流口面积≥0.4 cm²,反流分数≥50%)
-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听诊体征:心尖区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2/6级)并向腋下传导
- 影像学证据: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结构异常(瓣叶脱垂、腱索断裂、瓣环扩张等)
- 血流动力学改变:左心房扩大(内径≥40 mm)和/或左心室扩大(舒张末径≥55 mm)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症状组合:劳力性呼吸困难 + 心悸 + 乏力(≥2项阳性)
- 心电图异常:左心室肥厚(Cornell指数>28 mm)或房颤
- BNP水平升高:>100 pg/ml(排除肾功能不全)
- 胸部X线特征:心胸比>0.5 或 Kerley B线
-
诊断阈值:
- 确诊:满足金标准 + 至少1项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满足2项必须条件 + ≥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学检查] A --> D[实验室检查]
B --> B1[超声心动图] B1 --> B1a[经胸超声 TTE] B1 --> B1b[经食道超声 TEE] B --> B2[心脏MRI] B --> B3[胸部X线]
C --> C1[心电图] C --> C2[运动负荷试验] C --> C3[心导管检查]
D --> D1[BNP/NT-proBNP] D --> D2[血常规] D --> D3[炎症标志物 CRP/ESR]
判断逻辑:
- 超声心动图(首选):
- 反流束面积>5 cm² → 重度反流
- 瓣叶对合不良伴连枷样运动 → 原发性病变
- 左室射血分数<60% → 提示心功能失代偿
- 心脏MRI:
- 反流分数>40% → 验证超声结果
- 心肌延迟强化 → 提示继发于心肌梗死
- BNP检测:
-
400 pg/ml → 需紧急评估心力衰竭风险
-
- 运动负荷试验:
- 运动时反流加重 + 血压下降 → 手术干预指征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BNP/NT-proBNP:
- 临界值:BNP>100 pg/ml,NT-proBNP>300 pg/ml
- 异常意义:
- 提示心室壁应力增加,与反流量正相关
-
400 pg/ml 需启动抗心衰治疗
-
血常规:
- 白细胞升高(>10×10⁹/L):
- 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或风湿活动
- 贫血(Hb<110 g/L):
- 长期心衰导致肾性贫血
- 白细胞升高(>10×10⁹/L):
-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
- 活动性风湿热或心内膜炎
- ESR>20 mm/h:
- 持续升高需排查结缔组织病
- CRP>10 mg/L:
-
肾功能指标:
- 肌酐升高(>1.5 mg/dl):
- 心肾综合征或利尿剂过度使用
- 肌酐升高(>1.5 mg/dl):
四、总结
- 诊断核心:超声心动图定量反流程度 + 典型杂音
- 检查策略:
- 首选TTE评估反流机制
- BNP筛查心功能失代偿
- MRI用于疑难病例
- 实验室预警:
- BNP>400 pg/ml → 紧急心衰干预
- CRP+ESR同步升高 → 排查感染/风湿活动
参考文献:
- 《2020 ACC/AHA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
-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