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心绞痛Unspecified Angina pector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3:41:30
编码BA40.Z

关键词

索引词Angina pectoris、未特指的心绞痛、心绞痛、冠状动脉疼痛NOS、AP[心绞痛]综合征、心绞痛性心脏病、心绞痛综合征、缺血性胸痛、心绞痛NOS、AP[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伴心绞痛 [possible translation]、心绞痛 [possible translation]、心绞痛发作 [possible translation]、心绞痛发作、缺血性心脏病伴心绞痛
缩写UA、未特指心绞痛
别名不稳定性心绞痛、非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ACS-Unstable-Angina

未特指的心绞痛(BA40.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支主要冠状动脉存在≥50%的管腔狭窄(ESC 2019指南)。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标准)

    • 典型胸痛症状
      • 胸骨后压迫性/紧缩性疼痛,持续2-15分钟
      • 活动/情绪激动诱发,休息或硝酸甘油5分钟内缓解
    • 客观缺血证据(满足至少1项):
      • 发作期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AHA 2021标准)
      • 负荷试验(运动/药物)诱发典型胸痛伴缺血性ECG改变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非典型症状
      • 上腹痛、牙痛、颈肩痛(尤其女性和老年患者)
      • 伴随恶心/出汗/心悸(敏感性约20-40%)
    • 高危因素(满足≥2项):
      • 年龄>55岁、糖尿病、吸烟史、高血压、LDL-C>130mg/dL
    • 生物标志物
      • 高敏肌钙蛋白(hs-cTn)阴性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心电图] A --> C[心肌酶谱] B --> D[静息ECG正常?] D -->|是| E[负荷试验] D -->|否| F[发作期ECG监测] E --> G[运动心电图] E --> H[药物负荷+影像] H --> I[超声负荷试验] H --> J[核素心肌灌注] F --> K[动态心电图] A --> L[非侵入性解剖评估] L --> M[冠脉CTA] M -->|阳性| N[冠状动脉造影] M -->|阴性| O[其他病因排查]

判断逻辑

  1. 心电图

    • ST段压低≥0.1mV(持续1分钟)提示心肌缺血,需结合症状
    • T波倒置需排除其他原因(如心肌病、电解质紊乱)
  2. 负荷试验

    • 运动试验阳性标准:ST段水平/下斜型压低≥0.1mV
    • 影像负荷试验(超声/核素):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灌注缺损=阳性
  3. 冠脉CTA

    • 钙化积分>100提示显著动脉粥样硬化
    • 管腔狭窄50-70%为临界病变,需功能学评估(FFR-CT)
  4. 冠状动脉造影

    • 金标准,血流储备分数(FFR)≤0.80提示功能学缺血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hs-cTn <14 ng/L >99百分位值提示心肌损伤,但心绞痛患者应阴性(排除NSTEMI)
LDL-C <100 mg/dL >130 mg/dL为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
HbA1c <5.7% >6.5%提示糖尿病,加速冠脉病变
CRP <3 mg/L >10 mg/L提示全身炎症反应,增加斑块不稳定性风险
BNP/NT-proBNP BNP<100 pg/mL 显著升高提示心功能不全,需评估是否合并心力衰竭
电解质 K⁺ 3.5-5.0 mmol/L 低钾血症可诱发冠脉痉挛,需纠正至>4.0 mmol/L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路径:典型症状 + 缺血客观证据 → 冠脉CTA/造影确诊
  2. 非典型表现:需排除胃食管反流、胸壁疾病、焦虑症等(胃镜/心理评估)
  3. 特殊人群
    • 女性:优先负荷影像学检查(假阳性率低)
    • 糖尿病患者:即使症状不典型也需积极评估

参考文献

  • 2019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管理指南
  • 2021 AHA/ACC胸痛评估指南
  • 2023 ESC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