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冠状动脉疾病Other specified Diseases of coronary artery
编码BA8Y
关键词
索引词Diseases of coronary artery、其他特指的冠状动脉疾病、肿瘤引起的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动脉炎、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内膜炎
缩写CAD
别名冠心病、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脉疾病、心脏冠状动脉疾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3B03 冠状动脉
XA3QP2中间支动脉XA1LL7右锐缘动脉XA7TB5窦房结动脉XA5LW8隔动脉XA0F62冠状动脉左主干XA1SH6左钝缘动脉XA8PS0后外侧动脉XA2N78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对角支XA9FX9冠状动脉左回旋支XA86J1D2-第二对角支XA5SR3D3-第三对角支XA20E5D1-第一对角支XA81T7后室间动脉XA7NQ7冠状动脉左前降支XA2QX7右冠状动脉关联情况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BA5Y其他特指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BA5Z未特指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BA51缺血性心肌病BA51.Y其他特指的缺血性心肌病BA51.Z未特指的缺血性心肌病BA5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A52.Z未特指部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A52.1自体旁路移植血管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A52.1Z未特指的自体旁路移植血管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A51.0扩张型心肌病由于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引起BA52.2非自体旁路移植血管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A52.11自体旁路移植静脉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A52.0自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A52.10自体旁路移植动脉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A50陈旧性心肌梗死BA60 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并发症
BA60.8心律失常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当前并发症BA60.0Dressler综合征BA60.9与机械性并发症无关的心源性休克,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证BA60.Y其他特指的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并发症BA60.Z未特指的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并发症BA60.6乳头肌或腱索断裂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早期并发症BA60.4心脏破裂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BA60.2室壁瘤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并发症BA60.3室间隔缺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BA60.5肺栓塞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当前并发症BA60.7附壁血栓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BA60.1其他心包炎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近期并发症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
BA41急性心肌梗死BA41.Z未特指的急性心肌梗死BA42.0随后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BA4Z未特指的急性缺血性心脏病BA42.1随后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BA40.1稳定性心绞痛BA40.0不稳定性心绞痛BA41.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BA41.1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BA40心绞痛BA40.Y其他特指的心绞痛BA40.Z未特指的心绞痛BA43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未导致心肌梗死BA42随后性心肌梗死BA42.Z未特指的随后性心肌梗死BA42.Z未特指的缺血性心脏病其他特指的冠状动脉疾病(BA8Y)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冠状动脉疾病(ICD-11编码:BA8Y)是指除了典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外,由特定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异常。这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肿瘤引起的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动脉炎(冠状动脉炎或冠状动脉内膜炎)、冠状动脉夹层等。这些病变导致冠状动脉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
病因学特征
-
肿瘤引起的冠状动脉阻塞:
- 病理机制:肿瘤可以直接侵犯冠状动脉,引起血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常见的肿瘤类型包括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
-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心肌缺血症状,如胸痛、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
冠状动脉动脉炎:
- 病理机制:冠状动脉炎症可以是全身性血管炎的一部分,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等。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
-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全身性炎症症状,如发热、关节痛等。
-
冠状动脉夹层:
- 病理机制:冠状动脉夹层是指冠状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血管壁中形成假腔,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常见于高血压、马凡综合征等。
-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胸痛、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情进展迅速,需要紧急处理。
-
冠状动脉瘘:
- 病理机制: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先天性或后天性异常,冠状动脉与心脏腔室或其他血管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导致血液分流。
-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异常。
-
冠状动脉内膜炎:
- 病理机制:冠状动脉内膜炎通常是由于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血管内膜炎症。炎症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全身性感染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病理机制
-
血管狭窄:
- 肿瘤直接侵犯或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增厚,使冠状动脉管腔变窄,减少心肌血流。
-
血管阻塞:
- 炎症反应或肿瘤引起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完全或部分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
-
血管功能障碍:
- 内皮功能受损和炎症介质释放导致血管舒张功能下降,进一步降低心肌供血。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胸痛:患者可能出现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感、烧灼感或疼痛,通常由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
-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完全或几乎完全阻塞时,患者出现剧烈胸痛、冷汗、恶心等症状,需要紧急治疗。
- 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房颤等。
- 心力衰竭:长期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功能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参考文献:
- 默沙东诊疗手册
- 复禾健康
- 百济新特药房网
以上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整理,旨在提供对其他特指的冠状动脉疾病(BA8Y)的详细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