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冠状动脉疾病Other specified Diseases of coronary artery
编码BA8Y
关键词
索引词Diseases of coronary artery、其他特指的冠状动脉疾病、肿瘤引起的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动脉炎、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内膜炎
缩写CAD
别名冠心病、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脉疾病、心脏冠状动脉疾病
其他特指的冠状动脉疾病(BA8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病理学确诊:
-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特异性病变(如夹层、动脉瘤、瘘管)。
- CT/MRI血管成像发现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如肿瘤压迫、血管炎性狭窄)。
- 组织病理学证实冠状动脉炎症(如巨细胞动脉炎)或肿瘤浸润。
- 影像学/病理学确诊: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临床表现符合以下至少一项:
- 典型胸痛(心绞痛样症状)或心肌梗死表现(ST段抬高、肌钙蛋白升高)。
- 心力衰竭体征(呼吸困难、水肿)伴影像学证实冠状动脉异常。
- 全身性炎症症状(发热、关节痛)伴冠状动脉炎证据。
- 影像学证实冠状动脉异常:
- 冠状动脉造影/CTA显示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夹层、瘘管、动脉瘤)。
- 临床表现符合以下至少一项: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实验室指标:
- CRP/ESR显著升高(CRP>50 mg/L,ESR>40 mm/h)提示炎症活动。
- HLA-B27阳性(提示血管炎相关病变)。
- 危险因素:
- 肿瘤病史(如肺癌、淋巴瘤)。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 近期创伤或医源性操作(如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夹层)。
- 实验室指标: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 辅助检查分层结构 │
└───────────────────────────────┘
├─ 影像学检查
│ ├─ 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
│ ├─ CT冠状动脉成像(CTA)
│ ├─ MRI血管成像(MRA)
│ └─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
├─ 实验室检查
│ ├─ 炎症标志物(CRP、ESR)
│ ├─ 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CK-MB)
│ └─ 免疫学指标(ANA、ANCA、HLA-B27)
└─ 病理学检查
└─ 组织活检(血管炎或肿瘤浸润确诊) -
判断逻辑:
- 冠状动脉造影:
- 异常解读:发现夹层(血管壁分层)、瘘管(异常血流通道)或动脉瘤(局部扩张>1.5倍正常管径)。
- 关联检查:需结合超声心动图评估室壁运动异常。
- CTA/MRA:
- 异常阈值:管腔狭窄≥50%或外源性压迫导致血流受限。
- 鉴别要点:排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评分<100)。
- 炎症标志物:
- 判断逻辑:CRP>50 mg/L且ESR>40 mm/h时,提示活动性血管炎。
- 免疫学指标:
- ANCA阳性:支持结节性多动脉炎诊断。
- HLA-B27阳性:提示感染后或自身免疫性血管炎风险。
- 冠状动脉造影: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心肌损伤标志物:
- 肌钙蛋白升高(>99th URL):提示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需排除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因)。
- CK-MB升高(>5 ng/mL):支持心肌细胞坏死,但特异性低于肌钙蛋白。
-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提示全身性炎症(如血管炎或感染性心内膜炎)。
- ESR>40 mm/h:与疾病活动度相关,需动态监测。
-
免疫学指标:
- ANA阳性(滴度≥1:160):提示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如SLE继发血管炎)。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 c-ANCA: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相关。
- p-ANCA: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相关。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影像学明确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变,结合病因特异性表现(如肿瘤压迫、血管炎)。
- 鉴别重点:需排除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通过钙化评分、危险因素评估)。
- 实验室价值:炎症标志物和免疫学指标支持病因分型,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 默沙东诊疗手册(冠状动脉疾病章节)
- 《欧洲心脏病学会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管理指南》(2023)
- 《血管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