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与遗传病相关的心律失常Other specified Cardiac arrhythmia associated with genetic disorder

更新时间:2025-06-18 20:27:27
编码BC65.Y

关键词

索引词Cardiac arrhythmia associated with genetic disorder、其他特指的与遗传病相关的心律失常、离子通道病、Brugada样心电图、自发型Brugada样心电图、诱发型Brugada样心电图(ECG)、家族性房颤、孤立性房颤、家族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家族性SSS[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缩写遗传性心律失常、遗传-心律-失常
别名先天性心律失常、家族性心律失常、遗传性心律紊乱

其他特指的与遗传病相关的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基因检测确诊
      • 通过二代测序(NGS)或靶向基因检测明确致病性突变(如SCN5A、KCNQ1、KCNH2、RYR2等),符合ACMG致病性判定标准。
    • 电生理学证据
      • 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特征性异常(如程序刺激诱发室速/室颤,或窦房结恢复时间显著延长)。
  2. 支持条件(临床与遗传学依据)

    • 典型心电图表现
      • 长QT间期(QTc≥480 ms)
      • Brugada样1型心电图(V1-V2导联J点抬高≥2 mm伴下斜型ST段抬高)
      • 自发性或运动诱发的多形性室性早搏
    • 家族史
      • 一级亲属中有相同或类似心律失常病史或猝死史
    • 临床事件证据
      • 记录到与基因型相关的恶性心律失常(如多形性室速、室颤)
  3. 阈值标准

    • 确诊需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 基因检测发现明确致病突变 + 典型临床表现
      • 基因检测阴性但电生理检查符合特定类型特征 + 阳性家族史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遗传性心律失常评估
├── 核心检查
│ ├── 基因检测(panel测序/全外显子)
│ ├── 12导联心电图(静息+动态)
│ └── 心内电生理检查
├── 功能评估
│ ├── 运动负荷试验(Bruce方案)
│ ├── 药物激发试验(钠通道阻滞剂)
│ └── 心脏MRI
└── 家族筛查
├── 级联基因检测
└── 亲属临床表型评估

  1. 判断逻辑
    • 基因检测
      • 优先检测与临床表现相关的基因panel(如心律失常panel包含79个相关基因)
      • 发现III类及以上变异(ACMG标准)时需结合表型共分离验证
    • 心电图动态监测
      • Brugada样改变需在右胸导联高位记录(第2/3肋间)
      • QT间期测量需采用Bazett公式校正心率影响
    • 药物激发试验
      • 普罗帕酮/阿义马林激发用于疑似Brugada综合征(出现1型心电图改变为阳性)
    • 心脏MRI
      • 主要排除ARVC等结构性异常,需关注右室流出道脂肪浸润征象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值意义
QTc间期 <450 ms(男)<460 ms(女) ≥480 ms提示长QT综合征,需紧急干预
钠通道阻滞剂试验 ST段抬高<0.2 mV V1-V2导联ST段抬高≥0.2 mV可确诊Brugada综合征
窦房结恢复时间 ≤1500 ms >2000 ms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RYR2基因突变 无致病突变 c.1457G>A等致病变异提示CPVT
晚电位检测 阴性(RMS40>25μV) 阳性增加SCD风险(HR=3.2)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基因检测与电生理特征,需结合家族史进行综合判断
  • 检查策略优先采用动态心电图捕捉发作期表现,对阴性病例需行药物激发
  • 实验室解读需注意基因变异临床意义分级,避免过度诊断良性变异

参考文献

  1. 2022 ESC室性心律失常指南
  2. HRS/EHRA/APHRS遗传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13)
  3. 《Circulation》基因检测临床应用声明(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