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维生素E缺乏性贫血Acquired vitamin E deficiency anaemia
编码3A03.6
关键词
索引词Acquired vitamin E deficiency anaemia、获得性维生素E缺乏性贫血、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同义词Haemolytic anaemia due to vitamin E deficiency
缩写维E缺乏性贫血、VE缺乏性贫血
别名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贫血、VE缺乏引起的贫血、获得性维生素E不足性贫血、获得性VE不足性贫血
(3A03.6)获得性维生素E缺乏性贫血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溶血性贫血相关症状:
- 乏力与苍白:因红细胞破坏导致组织缺氧,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活动耐力下降(高,70%-90%)。
- 心悸与气短:贫血加重时出现代偿性心率增快(常见,60%-80%)。
- 神经系统症状:
- 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动作协调性差(较少见,15%-30%,多见于长期未治疗者)。
- 肌无力:四肢近端肌力减退,以早产儿和慢性吸收障碍者为主(低,10%-20%)。
- 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 食欲减退:与代谢异常及组织缺氧相关(常见,50%-70%)。
非典型症状
- 视觉异常:
- 视网膜病变(如视野缺损)与维生素E抗氧化功能缺失相关(罕见,<5%)。
- 水肿:
- 早产儿可出现下肢或全身非凹陷性水肿(低,10%-2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溶血相关体征:
- 黄疸:轻度溶血性黄疸(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常见,60%-80%)。
- 脾脏肿大:慢性溶血时脾脏代偿性增大(较少见,20%-40%)。
- 神经肌肉体征:
-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尤以跟腱反射显著(低,15%-25%)。
- 眼球震颤:小脑或脑干受累时出现(罕见,<5%)。
- 皮肤黏膜表现:
- 皮肤干燥与脱屑:与维生素E缺乏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相关(较少见,20%-30%)。
非典型体征
- 出血倾向:
- 新生儿颅内出血或皮肤瘀斑(与血管内皮氧化损伤相关)(低,5%-15%,见于极低出生体重儿)。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血液学检查:
- 血红蛋白降低(<100g/L,高,80%-95%)。
- 网织红细胞比例升高(>2%,反映骨髓代偿性增生)(高,70%-90%)。
- 血清维生素E浓度降低(<7μmol/L,诊断金标准)(高,90%-100%)。
- 溶血证据:
-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50mg/L,常见,60%-80%)。
- 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提示红细胞破坏)(常见,50%-70%)。
- 影像学表现:
- 脑部MRI异常:小脑或脑干萎缩(罕见,<5%,见于严重神经系统受累者)。
参考文献
- 默沙东诊疗手册:维生素E缺乏症可导致溶血性贫血及神经退行性病变,早产儿风险显著升高(MSD Manuals, 2023)。
- 豆丁网医学文献:维生素E缺乏时红细胞膜过氧化是溶血的核心机制,新生儿硬肿症及颅内出血为重症表现(Docin, 2021)。
- 百度百科:婴儿维生素E缺乏症以水肿、溶血及神经肌肉症状为特征,实验室可见血浆维生素E水平显著降低(Baidu Baike, 2022)。
注:临床表现因年龄、基础疾病(如早产、吸收不良)及维生素E缺乏程度而异。早产儿及慢性脂肪吸收障碍者症状进展更快,需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