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智齿后这样刷牙防感染!24小时关键期这样做有效

健康科普 / 应急与处理2025-11-10 16:38:20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82字
详解智齿拔除后科学刷牙方法,通过血凝块保护机制解析术后护理要点,提供分阶段清洁方案和异常情况应对策略,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愈合期。
智齿拔除术后护理血凝块软毛牙刷创口愈合口腔清洁机械刺激感染预防疼痛管理出血控制愈合周期饮食建议口腔科术后恢复护理规范
拔智齿后这样刷牙防感染!24小时关键期这样做有效

智齿拔掉后,口腔护理做得对不对,直接关系到伤口能不能好好愈合。尤其是术后24小时,是伤口恢复的关键期,用科学的方法清洁口腔,能大大降低发炎、出血等问题的风险。

术后首日:守住血凝块这个“保护罩”

智齿拔完后,伤口里会立刻形成血凝块——它就像给伤口盖了层“天然创可贴”,既能止血,又能挡住细菌、防止感染。但这个血凝块得24小时以上才能稳稳“粘”在伤口上,要是太早用牙刷戳、用漱口水冲,很容易把它弄掉。一旦血凝块掉了,伤口失去保护,感染的风险会直线上升。所以术后第一天,重点就是“不打扰”:别直接碰伤口,别用牙刷戳那里,减少对伤口的机械刺激。

术后清洁:分阶段来,别着急

术后24-48小时:温柔清洁非拔牙侧

这时候伤口还很“脆弱”,刷牙得选超软毛的牙刷(比如儿童牙刷),刷毛软,不容易戳伤伤口。刷牙时避开拔牙的那一侧,用“绕着牙齿刷”的方法清洁其他牙齿;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力气要轻,像摸鸡蛋壳那样就行。还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水温别超过40℃),轻轻含着晃两下再吐,别咕嘟咕嘟使劲冲——水流太猛会冲掉血凝块。

术后48小时后:逐步恢复全口清洁

48小时后,伤口没那么敏感了,可以慢慢开始刷全口牙齿,但要避开伤口周围1厘米的范围(别碰伤口边缘)。选不含酒精的低浓度抗菌漱口水(酒精会刺激伤口),刷牙用“画圈圈”的方法:每颗牙的牙面轻轻画5圈,别横着拉锯式刷。刷完后可以看看血凝块——正常的应该是暗红色、凝胶状的,要是变成灰白色或者掉了,得注意。

这些行为会“坑”伤口,千万别做

  1. 刷得太狠:横着刷牙会撕裂伤口边缘,加重损伤;
  2. 吃太烫的:热饮超过50℃,会把血凝块“溶”掉(就像热糖水化掉棉花糖);
  3. 用含氟牙膏?别急:刚拔完牙用含氟牙膏,可能刺激伤口发炎,等伤口好点再用。

出现这些情况,赶紧找医生

要是碰到以下问题,别硬扛,马上就诊:

  • 持续渗血超过2小时(比如棉花咬了2小时还在流血);
  • 疼得受不了(用1-10分打分,超过7分,比如晚上疼得睡不着);
  • 伤口有腐臭味,或者流出黄黄的脓;
  • 脸突然肿得更厉害(比如早上起来眼睛都睁不开了)。

吃对食物,帮伤口“加油”

术后饮食要“温凉、软滑、无渣”,分三层来:

  • 基础层:温凉的流质(比如米汤、藕粉),不用嚼,不会碰到伤口;
  • 支撑层:蛋白粉奶昔(温度控制在25℃左右),补充蛋白质,帮伤口修复;
  • 加强层:低温酸奶(含益生菌),能调节口腔菌群,减少感染风险。
    另外,吃点含维生素K的食物(比如菠菜、西兰花),能让血凝块更稳定,但别吃太热、太硬或带渣的食物(比如热粥、坚果、芹菜)——这些要么刺激伤口,要么会卡进伤口里。

别信这些误区,都是“坑”

  1. 误区:“频繁漱口能清洁伤口”→ 错!水流冲击会破坏血凝块结构,反而让伤口暴露;
  2. 误区:“疼的时候用力刷牙能缓解”→ 错!越用力刷,越伤伤口,疼得更厉害;
  3. 误区:“出血了就多漱口”→ 错!漱口会把刚形成的血凝块冲掉,反而延长出血时间。

其实,伤口愈合的关键是“保持湿润、保护血凝块”——血凝块本身就是最好的“天然敷料”,能帮伤口挡住细菌、促进修复。术后别使劲漱口、别碰伤口,就是对血凝块最好的保护。

总的来说,智齿拔后护理的核心就是“温柔”:温柔清洁、温柔饮食、少打扰伤口。只要按这些方法做,伤口就能顺顺利利长好,少遭罪。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