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胃痛是不少人都经历过的麻烦事,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更容易在晚上发作。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先弄清楚为什么会疼,再从用药、饮食、日常护理等方面慢慢调整。
为什么会出现夜间胃痛?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夜间痛,主要和胃酸分泌的节律失调有关。我们的胃酸在夜间10点到凌晨2点是分泌高峰,量能达到白天的2-3倍。躺着的时候,重力对胃食管反流的防御作用减弱,食管里的酸暴露时间变长;加上夜间唾液分泌减少,中和胃酸的能力下降,胃黏膜就更容易受到损伤。
缓解夜间胃痛,该用什么药?
临床常推荐几种药物组合使用:第一种是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的终末环节来减少胃酸,饭前30分钟服用效果最好,医生推荐剂量的话,24小时内可维持胃内pH>4达12-16小时。第二种是黏膜保护剂,比如胶体果胶铋,会在溃疡面形成氧化铋沉淀保护膜,黏附力比传统硫糖铝更强,建议在餐前和睡前服用,延长保护时效。第三种是抗酸剂,像铝碳酸镁这类快速中和胃酸的药物,可作为急性发作时的补救用药,但连续使用不应超过7天。
吃对了,能减轻夜间胃痛
饮食调整要围绕胃酸分泌的规律来:
- 推荐吃这些:低脂流质食物(如南瓜小米粥)能缩短胃排空时间;富含黏多糖的食材(比如银耳,每100克含12.8克黏多糖);维生素U含量高的卷心菜汁(每100毫升含100-200微克维生素U)。
- 要避开这些:咖啡因浓度>50mg/100ml的饮品(如浓缩咖啡);辣椒素含量>1mg/kg的调味料(如干红辣椒);反式脂肪酸≥3g/100g的加工食品。
还要注意:牛奶虽能短暂中和胃酸(pH 6.7),但其中的乳糖会刺激胃泌素分泌,可能导致酸分泌反跳,反而加重不适。
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去医院
如果有以下表现,要及时做内镜检查:1. 原本的空腹痛变成持续性疼痛;2. 黑便持续超过2天(提示出血量可能>50ml);3. 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3公斤;4. 吞咽困难伴随胸骨后烧灼感;5. 40岁以上首次出现规律性上腹痛。
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比未感染者高3-4倍,首次确诊的患者建议做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
夜间胃痛突然发作,先这么做
- 调整体位:左侧卧位能降低胃食管反流风险,床头抬高15-20cm;
- 刺激唾液分泌:每分钟吞咽5-6次,促进碳酸氢盐分泌(唾液pH 7.4-7.9);
- 喝温水:分次啜饮200ml 35-40℃的温水,清除食管内的酸残留;
- 药物补救:嚼服铝碳酸镁,30分钟后无效可重复一次,但需遵循说明书。
想不复发,得做好长期管理
建议建立症状日记,记录这些内容:饮食的时间和成分(包括烹饪方式)、疼痛发作的时间和强度(可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药物使用的时间、睡眠质量(用匹兹堡量表评分)。数据显示,持续记录3个月的患者复发率下降42%。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人,每3个月要监测血清镁、钙水平,减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夜间胃痛虽然常见,但只要找准原因,做好用药、饮食和日常监测,就能有效控制发作。平时多注意症状变化,有异常及时就医,就能少受疼痛困扰,慢慢恢复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