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胸口突然刺痛的经历,下意识捂住胸口时难免胡思乱想——是不是心脏出问题了?其实数据显示,约78%的成年人至少经历过一次胸痛,但其中只有不到3%是恶性疾病引起的。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个让人忐忑的“健康警报”,看看身体到底在传递什么信号。
心脏发出的信号
如果左胸在爬楼梯、搬重物等体力活动时出现压迫感,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信号。长期久坐的人,心肌缺血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40岁以上的人如果一活动就胸痛,建议先做运动负荷心电图,这种检查能更灵敏地发现心脏供血异常。不过要注意,这类疼痛通常会伴随冷汗、喘不上气,休息一会儿就能缓解。
胸腔内的潜在问题
胸膜炎很容易被当成普通感冒——数据显示,约23%的胸膜炎患者一开始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它的典型表现是深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加剧,像刀割一样锐痛。这时候做胸部X光能发现胸腔积液等问题。如果还伴随持续低烧,要进一步查是不是感染引起的,比如结核性胸膜炎。
软组织引发的疼痛
肋软骨炎是胸痛常见的良性原因,和免疫系统反应有关。它的特点是痛点按压会疼,但没有红肿,疼痛程度和累不累有关。研究发现,焦虑的人更容易得这个病,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3倍。可以试试热敷、适度运动,再调整心态,大多数人2-4周就能自己好。
需警惕的器质性病变
还有一种少见但要重视的情况是肺上沟瘤,它长在肺尖部位,可能会引起肩背放射性疼痛,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也就是Horner综合征)。如果一直有夜间胸痛,还伴随手臂麻木,建议先做胸部CT,能清楚看到肺尖部哪怕毫米级的病变。
面对胸痛这个“复杂信号”,记住三个应对原则:突然剧烈胸痛,马上叫急救;持续隐痛超过2天,赶紧去医院;如果胸痛还伴随发烧、喘不上气,先考虑是不是感染了。现在医学检查手段很多,从心电图到CT,能一步步查出原因。另外要提醒的是,过度焦虑反而会加重身体的不舒服,科学应对才是最对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