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不适,据研究,每4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眩晕。搞清楚头晕的原因,学会科学应对,对大家的健康很重要。
血压波动引发的头晕有啥特点
血压忽高忽低容易影响平衡感——比如血压超过140/90mmHg时,血流变化可能干扰负责平衡的前庭系统;如果收缩压升到180mmHg以上,更易出现头晕。这种头晕通常早上发作明显,换姿势(比如突然站起)会诱发,还会感觉天旋地转,大多发生在血压剧烈波动的时候。
耳石症的典型表现要记牢
耳石症是最常见的眩晕原因之一,占了三分之一的病例。典型表现是:躺在床上翻身、抬头低头时,突然觉得天旋地转,一般几十秒就缓解,会有点恶心,但不会耳鸣。急性发作时赶紧侧躺着不动,能降低摔倒风险。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有规律
80%以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会头晕,发作往往和动作相关:比如长时间低头工作、玩手机后出现,或往某个方向转头时诱发,还会伴随看东西模糊。检查发现,颈椎4-6节增生会让椎动脉血流变慢约三分之一,这是头晕的主要原因。
美尼尔综合征的三个典型信号
美尼尔综合征有三个典型表现:突然发作的眩晕、听力时好时坏、耳朵胀胀的。主要和内耳淋巴液代谢异常有关。如果家里有人得过,最好定期查前庭功能。
血糖太高太低都能导致头晕
血糖低于3.9mmol/L(低血糖)或高于11.1mmol/L(高血糖)时,头晕风险会明显上升。这是因为负责平衡的前庭核团没法正常获取能量。如果糖耐量有问题,建议随身带点能快速升糖的食物(比如糖块、饼干)。
焦虑也会引发长期头晕
近一半焦虑患者会有慢性头晕。研究发现,焦虑会让负责平衡的大脑皮层更敏感,同时削弱视觉代偿能力,从而诱发头晕。正念训练(比如冥想、专注呼吸)能让68%的人症状减轻。
这些头晕要警惕严重问题
有些头晕可能是危重疾病的信号,需重点排查:比如持续眩晕伴随说话不清楚、手脚无力,可能是脑干缺血;进行性单侧听力下降,要警惕听神经瘤;眩晕同时嘴唇、指甲苍白,可能是重度贫血。这些情况要立即就医。
在家可以做的初步评估:
- 记眩晕日记:详细写下发作时间、持续时长、诱发动作(比如翻身、低头)及伴随症状(如恶心、耳鸣);
- 测体位血压:躺着测一次,站起来1分钟再测一次,若收缩压差超过20mmHg或舒张压差超过10mmHg,要注意;
- 耳石症筛查:可做Dix-Hallpike试验(比如躺下头往一侧转,观察是否眩晕),最好先找医生指导。
什么时候该去医院:
- 紧急就诊:第一次持续眩晕超过2小时,伴随说话不清楚或手脚无力;
- 优先门诊:一周发作3次以上,明显影响日常活动(比如没法上班、做饭);
- 观察随访:偶尔因换姿势头晕,能自行缓解。
最后要提醒的是:85%的良性眩晕(非严重疾病引起)通过前庭康复训练能改善,但需先找医生评估,再做个体化方案。自己随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风险,一定要遵医嘱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