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天里总觉得身子沉、脑袋昏昏的,连大便都黏马桶,这些情况可能是体内湿气重闹的。平时久坐不动、爱喝冷饮这些习惯,容易打乱身体的水液代谢,其实通过科学的饮食调理加生活习惯调整,能帮着改善这些症状。
山药芡实双宝粥:调理脾胃的基础方
山药里的黏多糖能保护胃肠黏膜,芡实中的黄酮类物质有助于调节消化。做的时候选带皮的铁棍山药200克切块,加上去壳的芡实50克,用文火慢熬1小时,最后加30克小米煮稠就行。这个粥每天喝1次,连续喝别超过2周,适合消化不好、吃完饭后容易胀肚子的人。要注意的是,削山药皮的时候最好戴手套,避免沾到里面的草酸钙针晶刺激皮肤。
冬瓜海带鲜汤:帮着利水的汤饮
冬瓜里的钾元素和海带中的膳食纤维一起,能帮着促进水钠代谢。推荐用300克本地冬瓜连皮切片,加20克干裙带菜,再放2片生姜,炖1小时。这个汤每周喝2-3次就行,经期女生或者身子虚的人要少喝。另外,冬瓜皮可能有农药残留,吃之前用盐水泡15分钟更安全。
玉米须薏仁茶:日常代谢的辅助饮品
玉米须里的黄酮类物质,加上炒薏仁的利水效果,能稍微帮着促进排尿。取10克干燥玉米须,搭配15克炒薏仁,先冷泡4小时,再煮开了喝。每天别喝超过500毫升,孕妇和过敏体质的人要慎用。选玉米须的时候,要挑没霉变、阴干保存的。
现在研究发现,湿气重可能和肠道菌群平衡、基础代谢率变化有关。平时可以每天做15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打太极拳,促进淋巴循环;睡前用40℃左右的温水热敷肚子,别超过15分钟。要是这些症状持续超过2周,最好去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做个体质辨识。
食疗调理得慢慢来:第一次吃薏仁的人,建议先从每周1次开始;对山药过敏的人,可能会出现嘴唇痒之类的反应;要是急着祛湿过度,反而会打乱身体正常的体液平衡。还要配合规律作息,每天睡7-8小时,别焦虑,不然会影响内分泌。要是症状一直不好或者加重,得及时去医院,不能只靠食疗代替专业治疗——毕竟食疗是辅助,真有问题还得找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