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像吞了砂纸一样疼,夜里咳嗽不停睡不好——这说不定是扁桃体在“闹脾气”发炎了。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典型表现有:咽口水的疼会窜到耳朵,发烧还打寒战,扁桃体又红又肿,表面可能沾着黄黄的脓点;到了晚上躺平,喉咙后面攒的分泌物一个劲刺激嗓子,咳得一阵一阵的,根本没法好好睡。
病原体入侵机制:免疫力一降,病菌就“趁虚而入”
扁桃体是咱们身体的“免疫小卫士”,本来该挡住病菌的。可要是累过头、受凉了,或者先被病毒找上,免疫力一滑坡,藏在扁桃体小凹陷里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这些坏细菌就趁机作乱——它们在里面疯狂繁殖,引发急性炎症。还有研究发现,有些急性扁桃体炎是病毒加细菌一起“搞事情”,所以光用抗生素可能不管用。
症状分级管理:轻症在家这样护理
局部消炎四步走
- 含漱:用淡盐水或者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交替漱口,每2小时一次——通过渗透压减轻黏膜肿,还能抗菌;
- 雾化:用生理盐水加糖皮质激素做雾化,每天3次,能有效消局部炎症;
- 冷敷:冰袋敷在脖子疼的那侧,每次15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缓解肿痛;
- 润喉:选含薄荷脑的含片,靠局部麻木减轻疼痛,别选太刺激的,不然反而伤黏膜。
饮食要“软、润、淡”
- 别吃这些:辣椒、坚果、油炸食品之类的粗糙食物,容易刮伤发炎的黏膜;
- 建议吃这些:百合银耳羹、雪梨川贝汤这类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营养够还不用使劲咽;
- 多喝水:少量多次喝温蜂蜜水,保持喉咙湿润,帮着纤毛动起来排分泌物。
药物使用原则:听医生的,别自己乱试
如果确定是细菌感染,得在医生指导下用抗菌药。按临床指南,用药前最好查清楚是哪种病菌,别随便用广谱抗生素。症状缓解时,能配合用点含解热镇痛成分的复方咽喉喷剂,但连续用别超过3天。要注意:孕妇、哺乳期妈妈不能用含麻黄碱的药;小孩退烧优先选对乙酰氨基酚。
这些情况必须马上就医
出现以下信号,建议24小时内去医院:
- 发烧超过39℃且持续24小时以上,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
- 咽不下东西甚至没法吃饭,说明黏膜肿得太厉害;
- 呼吸变急、声音嘶哑加重,得排除喉梗阻的风险;
- 脖子淋巴结肿得明显,可能是感染扩散了;
- 出皮疹、关节疼,要警惕链球菌感染后的并发症。
预防复发:帮扁桃体“筑牢防线”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要定期查免疫功能,比如每季度测测维生素D——让25-羟基维生素D保持在30ng/ml以上。日常可以练耐寒:冷水洗脸、温水泡脚;每周3次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提升免疫力。过敏体质的人要定期洗空调滤网,用空气净化器把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减少过敏原刺激。
特殊人群要 extra 注意
儿童
- 退烧药选对乙酰氨基酚更安全,别用阿司匹林(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
- 别给小孩含含片,容易呛着,改用儿童专用雾化方案;
- 发烧时要保证每小时尿量超过1ml/kg,盯着有没有脱水(比如尿少、嘴唇干)。
老人
-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要监测肝肾功能,调整药物用量;
- 别把多种复方药混着用,避免药物互相影响;
- 发烧时注意心跳变化,小心心律失常或心脏功能恶化。
扁桃体发炎虽常见,但处理不当可能变严重——轻症能居家护理,重了必须及时就医。平时做好预防、增强免疫力,才能让这个“免疫小卫士”好好干活,不添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