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岁的年轻人,身体里的DNA修复机制就像一道“肺部防护墙”——当肺部细胞遇到香烟、空气污染这些有害物质时,相关基因会启动“修复程序”,把大部分变异的坏细胞清除掉。不过这种防护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减弱,而长期接触有害环境的“累积伤害”,也是肺癌发病的关键因素——比如长期大量抽烟的人,要攒够足够的伤害才会突破基因的修复极限。
虽然年轻人整体肺癌发病率不高,但最近全球20-39岁人群的肺癌病例却在增加,主要和三个因素有关:吸电子烟可能加重肺部的“氧化应激”(简单说就是让肺部细胞更易受损);中式烹饪的油烟里藏着潜在致癌物;还有约5%的人天生带有特定基因突变,患癌风险比普通人高。
日常防护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 护好呼吸道:平时多做规律的深呼吸锻炼,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 吃对营养:多吃西兰花、白菜这类十字花科蔬菜,里面的植物化学物能帮着增强细胞修复能力;
- 留意症状:如果出现持续咳嗽、胸闷等呼吸道问题,别大意,及时做专业影像学检查(比如胸部CT)。
针对环境中的风险,还要做好这些:空气污染严重时戴口罩防护;厨房装强力油烟机,选合适的烹饪油;如果工作环境有粉尘、化学物质等高危因素,一定要规范使用防护装备。
养好比免疫系统也很重要——规律作息不熬夜、偶尔用冷水洗脸这样的适度温度刺激、多吃膳食纤维保持肠道健康,都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及时发现异常细胞)。另外,定期做肺功能检测能早期发现肺部异常,高风险人群(比如有肺癌家族史、长期接触有害物的人)建议定期做专业健康评估。
要提醒的是,癌症的发生是长期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综合预防策略——比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避开有害环境。具体防护措施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