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饮食要结合病情和治疗需求来安排,关键要抓好四大点:吃够优质蛋白、补对维生素、管好铁元素、护好肠胃,还要跟着治疗情况随时调整。
蛋白质要吃对,优质的占一半
蛋白质是维持免疫力和修复身体的基础。一般来说,MDS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2-1.5克蛋白质,比如50公斤的人,每天要吃60-75克,其中一半以上得是优质蛋白。像三文鱼、鳕鱼这类深海鱼,不仅蛋白好,里面的ω-3脂肪酸还能帮着调炎症;鸡胸肉、火鸡肉这些白肉,脂肪比红肉少,适合长期吃。如果喝牛奶不拉肚子,每天可以喝不超过200ml的无糖酸奶,里面的益生菌能帮着调肠道菌群。毛豆、鹰嘴豆这些植物蛋白,配着全谷物吃,既能补够必需氨基酸,还能加膳食纤维。
维生素吃“彩虹”,做法有讲究
吃红、橙、黄、绿等不同颜色的蔬果(也就是“彩虹饮食”),能补到多种维生素。羽衣甘蓝、芥蓝这类深绿色蔬菜,有维生素K和叶酸,能帮着维持正常凝血;芒果、胡萝卜这些橙黄色食物里的β-胡萝卜素,能变成维生素A,帮着加强呼吸道黏膜的保护力;西兰花、卷心菜这些十字花科蔬菜,有个叫萝卜硫素的成分能抗氧化,最好用蒸汽蒸,别超过8分钟,能留住更多营养。有研究说每天吃300克混合蔬果泥(比如把几种蔬菜瓜果打成泥),能提高身体的抗氧化能力,但如果在吃抗凝药,要注意有没有相互影响。
铁元素别乱补,听医生的
如果铁代谢有问题,一定要控好铁的摄入量。血清铁蛋白是关键指标,要是低于500微克/升,得听医生的再适当加铁。动物肝脏虽然铁(血红素铁)好吸收,但维生素A多,每周最多吃2次,每次不超过50克;紫菜、黑芝麻这些植物里的铁,吸收不太好,配着鲜枣、猕猴桃这些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一起吃,能吸得更多。另外,海带、紫菜这些藻类有钴元素,能帮着生成红细胞,但要注意别吃太多碘。
护好肠胃,营养才能吸收
肠胃好才能吸收营养,主食要遵循“软食三原则”:煮透、弄碎、吃温的。可以先吃小米粥、山药羹这些稀的,再配点蒸南瓜、土豆泥这类淀粉类的辅食。做饭尽量用炖、煮、蒸,别吃油炸的,不然会产生有害物质。有研究说每天吃15克膳食纤维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可以吃熟透的香蕉、苹果泥这些渣少的食物。每天分5-6次吃,每次少吃点,能减轻肠胃负担,但要注意别让血糖波动太大。
营养管理的三个关键原则
- 跟着指标调:根据血常规(比如血红蛋白、白蛋白)的变化改饮食,要是血小板少,多吃软的,别刮伤黏膜;
- 注意食品安全:生的和熟的要分开处理,冷藏的食物别放超过24小时,做饭要彻底煮熟(中心温度到75℃以上);
- 定期查营养:每季度查一下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这些指标,早发现营养问题。
要提醒的是,所有饮食调整都得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做。患者要定期做营养评估(每季度一次最好),让专业营养师定个性化方案。每天散30分钟步能促进肠胃动,但别累着。营养支持是长期的,别盲目补太多,也别太限制吃的种类,关键是养成能坚持的健康饮食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