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部成对的扁桃体是我们身体的免疫小卫士,当遇到病原体入侵时,可能引发炎症反应。目前链球菌仍是主要致病菌,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的检出率也在上升;而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或受凉会削弱咽喉局部防御能力,给病原体可乘之机。
扁桃体炎的症状因人而异。急性发作时,最常见吞咽时剧烈咽痛、体温超过38℃的发热,还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约一半患者会有耳朵牵扯痛;慢性病例主要是持续咽干、喉咙有异物感,早上起床时症状更明显。如果出现呼吸费劲、张不开嘴,或声音变化超过10天,要警惕并发周围脓肿等问题。
科学管理需分层干预:
- 基础护理: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用37℃左右的温盐水漱口,漱口时可轻轻发点声音,让盐水接触扁桃体隐窝。临床观察发现,这种方法能帮助清除部分病原体。
- 饮食调节:急性发作期建议吃流质食物,避免过烫或刺激性食物;研究显示辛辣食物会加重黏膜充血,辣椒之类的要少吃。
- 症状缓解:让声带休息,连续用嗓20分钟后静默一会儿,配合蒸汽吸入疗法。临床数据显示,规律做蒸汽吸入能改善局部症状。
如果症状超过72小时没好转,或出现高热(超过39℃)不退、吃不下东西、声音一直哑,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咽部检查、实验室检测判断感染类型;反复发作的患者建议查免疫功能,必要时做咽喉内镜。
预防复发要长期注意:规律做发声训练(比如哼鸣练习)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研究显示连续3个月做声带振动训练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建议每季度做一次咽喉检查,关注扁桃体隐窝的变化;部分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呼吸道病原体相关疫苗。
总之,扁桃体炎是常见的咽喉问题,了解症状、做好科学护理和预防,能帮助我们更好应对。出现严重情况及时就医,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