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后头痛头晕别大意 可能是鼻窦炎在作怪!

健康科普 / 识别与诊断2025-10-15 08:19:18 - 阅读时长2分钟 - 995字
通过解析儿童鼻窦炎的发病机制、症状识别要点及科学应对策略,帮助家长掌握基础疾病认知和家庭护理方法,明确就医时机选择,避免并发症风险。
儿童鼻窦炎感冒并发症头痛头晕鼻腔结构免疫防御黏液纤毛清除抗生素治疗鼻窦穿刺影像学检查家庭护理
孩子感冒后头痛头晕别大意 可能是鼻窦炎在作怪!

感冒后孩子喊头痛、头晕,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着凉了”,但其实可能是急性鼻窦炎在“搞事情”。数据显示,12岁以下儿童感冒后并发急性鼻窦炎的比例不低,部分孩子还会伴随头痛、头晕这类神经症状。

为啥会得鼻窦炎?

鼻窦是鼻子周围颅骨里的小空腔,通过细细的通道和鼻腔相连。孩子感冒时,鼻腔黏膜会肿胀,很容易把鼻窦的开口堵住,导致分泌物排不出去。儿童鼻窦开口本来就比成人小,黏膜一肿就更容易“堵死”——滞留的分泌物成了病菌繁殖的“温床”,免疫系统清理病菌时释放的炎症因子,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头痛、头晕。

怎么判断是不是鼻窦炎?

普通感冒一般3-5天就会慢慢好转,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得警惕:

  1. 症状反复:退烧后又发烧,体温超过38.5℃;
  2. 面部压痛:一侧眼眶周围老疼,早上起来更明显;
  3. 鼻涕变样:鼻涕变成黄绿色,还持续10天以上。

要注意,6岁以下孩子鼻窦还没发育完善,不能只看症状,得结合医生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在家能怎么护理?

这些方法能帮孩子缓解不适:

  • 蒸汽吸入:在浴室放热水,让孩子吸40℃左右的水蒸气,每天1-2次,每次10分钟(注意别烫着);
  • 鼻腔冲洗:用生理盐水喷鼻,每天3-4次,帮着清理分泌物;
  • 局部热敷:用温毛巾敷鼻梁,每次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别用含薄荷成分的外用药膏,会刺激呼吸道。这些方法有帮助,但效果因人而异,没好转要及时找医生。

什么时候得赶紧去医院?

出现这些情况别耽误,马上就医:

  • 持续高烧超过39℃,用了退烧药也没效果;
  • 眼周疼痛还伴随视力模糊;
  • 面部明显肿胀或皮肤发红;
  • 精神状态差、老想睡觉。

医生可能用鼻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做影像学检查要权衡利弊,比如孕妇要避免不必要的辐射。

治疗得遵循这些原则

治疗方案按病情定:

  1. 基础治疗: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减轻炎症;
  2. 对症处理:短期用血管收缩剂缓解鼻塞(最多7天);
  3. 并发症处理:化脓性并发症可能需要穿刺引流。

多数急性鼻窦炎是病毒性的,不用随便用抗生素。2023年WHO指南说,约70%病例不需要抗生素,滥用会增加耐药风险,一定要听医生的。

怎么预防?

做好这些能降低风险:

  • 保持室内湿度40%-60%;
  • 过敏季节戴口罩;
  • 每周用生理盐水冲鼻不超过3次;
  • 接种流感疫苗减少病毒感染。

儿童鼻腔黏膜比成人敏感,感冒后症状超过10天没好建议就医。掌握这些识别和护理知识,能帮孩子减少并发症风险。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