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维持良好的免疫力,饮食搭配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都很关键。下面从优质蛋白摄入、植物化学物摄取、主食搭配、饮食禁忌和综合生活方式这几个方面,给大家讲具体的、容易做到的方法。
优质蛋白摄入策略
蛋白质是合成免疫细胞的关键原料,一般建议每天吃1.2-1.5克/每公斤体重。比如60公斤体重的人,一天可以吃3个鸡蛋(约21克蛋白)、500毫升牛奶(约15克蛋白)加150克清蒸鱼(约34克蛋白),这样加起来差不多够量。深海鱼里的ω-3脂肪酸,有临床研究发现能调节免疫力,建议每周吃3次,每次150克。鸡蛋和牛奶里的硒、锌,能一起帮助淋巴细胞更好工作,每天蛋白质的热量要占总热量的15%-20%。
植物化学物摄取方案
深色蔬菜和彩色水果组成的“彩虹饮食”,能提供200多种植物活性成分。每天需要的维生素C是100毫克,吃1个猕猴桃(约70毫克维C)加半根甜彩椒(约45毫克维C)就够了。十字花科蔬菜(比如西兰花、羽衣甘蓝)里的萝卜硫素,能激活身体里的Nrf2通路(一种帮助抗氧化的机制),建议每天吃200克西兰花或者150克羽衣甘蓝。吃水果要注意时间,酸性水果比如橘子、山楂,最好餐后30分钟吃,每次别超过200克,避免刺激肠胃。
主食搭配原则
主食可以用“三色搭配法”:1/3精制谷物(比如白米、白面)、1/3全谷物(比如燕麦、藜麦)、1/3根茎类(比如红薯、山药)。全谷物里的β-葡聚糖,有临床试验发现能让巨噬细胞(一种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变强,每天全谷物至少吃150克。发酵的主食比如全麦馒头,里面的低聚糖能帮肠道里的双歧杆菌(有益菌)生长,建议每周吃3-4次。换着吃不同颜色的谷物能补充不同矿物质,比如红藜麦含铁多,黑米含锌高。
饮食禁忌管理
有三类食物要尽量少吃:1)特别辣的调味品(比如辣椒素超过5000SHU的墨西哥鬼椒);2)反式脂肪酸超过3%的加工食品(比如加了植脂奶油的糕点);3)酒精度超过20度的酒。调整饮食可以慢慢来:第一周先记饮食日志,看看自己吃了啥;接下来两周慢慢减少刺激性食物;最后一周养成新的饮食习惯。可以用姜黄、肉桂这些天然香辛料代替人工调料,既能提味还能抗氧化。
综合生活方式管理
要把营养、运动和代谢结合起来:吃完1小时后做15分钟低强度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能让胃排空时间缩短20%。睡前2小时可以吃点含镁的食物,比如50克南瓜子或者1根香蕉,能帮着改善睡眠。每天上午10点前晒30分钟太阳,能让身体里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提高20%-25%(这种维生素D能帮着吸收钙,也和免疫力有关)。喝水可以用“脉冲式”,每小时喝100-150毫升,这样一天尿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比较好。
总的来说,免疫力的维持不是靠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个习惯,而是要把饮食的各个环节(蛋白、植物化学物、主食)搭配好,避开不利于健康的食物,再结合运动、睡眠、晒太阳这些生活习惯,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帮我们保持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