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药品频换“马甲”涨价 降价药难寻消费者叫苦

2011-03-16 09:18:13      家庭医生在线

  发改委决定从3月28日起降低部分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为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但对市民来说,却难有感觉,甚至感觉看病吃药越来越贵。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有些廉价药一降价就消失,或者换个“马甲”再上市,但价格却高出了不少,让消费者直叫苦。

  想买降价药 还真不容易

  “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都是同样成分的降糖药,价格却差这么多,我们这些低保家庭有点承受不了。”家住省城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患糖尿病多年,平时只能靠长期大量吃药来维持。家里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就靠吃低保,药费支出占了家庭开支的大头。虽然国家发改委几乎每年都在发布降价令,但常年买药的刘女士却觉得,一些药就是换个名字和规格,成分效果基本没啥变化,可价格却越来越高。

  记者在省城多家药店走访时,也发现了刘女士所说的药品现象。根据国家发改委去年11月底发布的降价通知,降价名单中比较常用的降糖药“二甲双胍”片剂0.25g×24片规格的最高零售价为5元。当记者到药店去购买此种规格的二甲双胍时,省城多家药店销售人员都表示“店里没进这种货”,降价名单中其他规格价格在9元上下的也几乎没有货。其他规格的产品反而特别多,但价格却很贵,比如0.5g×30片的二甲双胍缓释片售价为28.6元。

  在上述通知中提到了常用的降压药尼莫地平,其中片剂规格在0.2g×20片最高零售价为5.7-9.7元。在济南解放路一家药店,记者询问是否有此种规格降价药时,销售人员表示这两种价位的都没有,店里有日本进口的,规格是0.2×50片,价格为30元左右。

  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记者发现,降价令中涉及的多种规格的药品在省城药店几乎难觅踪迹,即使有,规格也发生了变化,但价格高出规定限价数倍。

  “这种同一种药名字规格不同,价格相差较大的现象在药店里非常普遍,有时候我们店里的销售人员也分不清哪个是哪个。”漱玉大药房一家连锁店的朱经理对记者说道。

${FDPageBreak}

  药品频“换脸” 消费者被误导

  “药品降价后,由于利润低,药厂没有动力生产,所以他们要么消失,要么想办法重新‘换脸’上市,价格自然不一样了。”一谈起药品换名的现象,已经从事医疗卫生工作40多年,现在省城一家药店担任用药咨询的滕清杰连称该现象“非常烦人”。

  滕清杰拥有普通外科、放射科、内科等多科室医疗经验,在他看来,医药工作由于自身的专业性,是非常特殊的,普通老百姓无法知晓一种药物的具体成分、疗效、成本,因此当商家换个名字剂型重新上市后,极易误导老百姓走进价格陷阱。“就像同样是盐,但药商说这是‘氯化钠’,是一种新药,老百姓不知道啊,就以高价格买了,其实我们知道它就是同样的东西。”

  “药厂通过改剂型、改规格再重新申请上市是有客观原因的。”据省城一三甲医院药剂科负责人介绍,由于一种新药的研发投资大,研制周期长,很多药厂都没有积极性去做。每次降价令出来后,药厂必须要考虑盈利,因此改剂型、变规格就成了常用的手段。“有些剂型确实工艺是不一样的,比如片剂和胶囊,再比如缓释类的药品比普通药品具有服用方便的优点,这也是厂家工艺的改进,因此出现价差是正常的,但不能太过分。”

  记者了解到,为规范药品因规格、剂型不同导致的价格差异过大,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就已经出台了药品差比价规则,规则对于治疗同一种疾病的同种药品,因剂型、规格或包装材料的不同而形成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或比值进行了详细规定。比如以降价令中代表品价格为基础,其他条件相同,包装数量增加1倍(或减少50%),价格相应乘以(或除以)1.95。而在实际执行中,价差则提高到了四五倍。

${FDPageBreak}

  定价规则复杂 贵的不一定疗效好

  药品的定价过程中哪些环节会出现问题?对此,一省级医院医务科负责人则表示,同一种成分的药,自身确实存在一些研发、工艺、流通及宣传方面的费用差距。像胶囊类就比片药工艺高一些,价高的药可能添加了一些无害但又十分必要的赋形剂,因此在剂量、价格方面有了差距。再加上一种药品定价上市要经过药监、物价等部门的审批,多龙治水,各部门利益存在,最终药品价格也千差万别。“药品定价可以采取听证制度,形成公开、透明的价格机制,削弱部门利益。”

  “此外解决药品改头换面规避‘降价’必须从源头上进行规范,”他认为,在新药审批方面要切实改变一个品种上百家企业生产的局面,对于只改变剂型、规格就申报“新药”的药品应从严审批。目前国家正在推行的基本药品目录和药品集中采购招标都是很好的做法,但关键是要严格把关执行,对于未入采购网的企业产品要坚决剔除,新药招标时要严格审核,做好备案追踪。“真正从根源上整治改头换面药品,靠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家是做不到的,必须跟药品价格管理部门的联动,互相配合来共同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来抑制这种现象。”

  滕清杰则表示,除了加强新药审批监管外,消费者也要培养良好的用药习惯,多学习一些药理知识,不要被形式多样、包装花哨价格不菲的药品迷惑。虽然价格低的药品或许存在较大的副作用,但贵的药也并非是疗效一定好,在购药时还是要避开“药品越贵越好”的误区。

(责任编辑:温小军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2019年中国药店高峰论坛|昆中药参苓健脾胃颗粒荣获“2018-2019药店店员推荐率最高品牌”

10月21-24日,由《中国药店》主办的“2019·第十九届中国药店高峰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东方影都星光岛万达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在10月……详细>>

复方鳖甲软肝片荣获“2020~2021年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 “最佳网络人气榜单”双项大奖

12月23日,由家庭医生在线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主办的 “2020~2021年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荣誉榜单隆重揭晓。内蒙古福瑞医……详细>>

广誉远定坤丹荣获“2019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综合统计排名中成药·妇科类第一名”殊荣

2019年10月22日-24日,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主办的全球自我保健联盟第十二次亚太地区大会 亚太地区自我药疗产业协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详细>>

直击“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 广药集团:期待国家加大中医药扶持力度 促进产业发展

9月4日至6日,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我国古代著名中医药学家葛洪的道场——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举行。屠呦呦团队代表、4位国外诺贝尔奖获得者、……详细>>

“2020~2021年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荣誉榜单正式发布!尤靖安人干扰素a2b凝胶上榜!

被誉为“家庭常备药品风向标”的“2020~2021年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荣誉榜单终于发布!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详细>>

  • 张惠杰

  • 濮先明

  • 何金

  • 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