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不是心情不好,青少年高发需重视

疾病科普疾病科普 / 责任编辑:王雅慧2024-11-01 10:45:16 - 阅读时长4分钟 - 1616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影响广泛,尤其在青少年中发病率高。正确的认识、预防及及时就医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抑郁症心理健康青少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运动倾诉
抑郁症不是心情不好,青少年高发需重视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它带来的消极状态可以持续影响工作或者学习。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且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

很多人错误地将抑郁症当作普通的心情不好,其实它有着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愉快感丧失等诸多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自责自罪、轻生念头等情况。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抑郁症,了解它的症状、高发人群、以及预防方法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保障大众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非普通心情不好

抑郁症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

  • 首先,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可不是偶尔的不开心。他们可能连续几周甚至几个月都处于这种状态,就像天空总是被乌云笼罩。早上醒来就觉得心情沉重,对新的一天没有期待。
  • 其次,兴趣减退很明显。以前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看电影、读书、和朋友聚会等,现在都提不起劲,就好像对生活中的乐趣都丧失了感知能力,做什么都觉得无聊。
  • 再者,愉快感丧失也是一大特征。即使遇到了应该高兴的事情,也感觉不到开心,就像内心有一堵墙,把所有的积极情绪都挡在了外面。严重的时候,患者会陷入深深的自责自罪当中,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是个累赘,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这时候家人和朋友一定要多留意,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持续较长时间,就得重视起来。

青少年是抑郁症高发人群

我国青少年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之一,抑郁检出率为24.6%,且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

  • 家长方面。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不能只关心学习成绩。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例如晚上吃饭的时候,问问孩子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
  • 老师也很关键。在学校里,要留意学生的情绪变化,比如观察学生上课是否走神、和同学相处是否融洽等。如果发现某个学生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就应该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和他谈谈心。
  • 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或者活动。例如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让学生们了解情绪管理等知识;设置心理咨询室,让学生有地方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

抑郁症的预防方式

在预防方面,早期可以通过运动、倾诉等方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 运动是个非常好的预防方法。
    • 可以选择跑步,每周跑个三到四次,每次30分钟左右。在跑步的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内啡肽,这种物质能让人感觉轻松愉快。
    • 瑜伽也是不错的选择。它能帮助我们放松身心,调节呼吸。每天坚持做一组简单的瑜伽动作,比如下犬式、山姿等,既能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又能舒缓压力。
  • 倾诉也很重要。
    • 可以和家人倾诉。比如和父母聊聊在工作或者学习中遇到的烦心事,他们可能会给一些很实用的建议。
    • 朋友也是很好的倾诉对象。找个关系好的朋友,一起喝杯咖啡,把心里的苦水倒出来,朋友可能还会分享一些类似的经历,让自己知道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

抑郁症需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自己的焦虑、抑郁情绪无法缓解,甚至影响到自己或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时,就要尽早就医。

  • 当自己发现有问题的时候。
    • 不要害怕或者觉得羞耻。抑郁症就像感冒一样,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
    • 可以先去当地的综合医院精神科或者专门的精神卫生中心挂号。
  • 医生会进行评估。
    • 一般会先询问症状,这时候要如实回答,包括情绪状态、睡眠情况、饮食情况等。
    • 可能还会进行一些心理测试,比如抑郁自评量表等,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作答,这样医生才能准确判断病情。
  • 然后就是接受治疗。
    • 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心理治疗,像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缓解抑郁症状。
    • 还有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但一定要遵医嘱使用。

总而言之,抑郁症是一种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的疾病,患者自身要积极寻求治疗,周围人要给予理解、尊重和陪伴,这样才能让患者更好地康复,也有助于大众心理健康的保障,减少抑郁症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