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心脏杂志》等诸多研究发现,晚上11点后入睡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像高血压、肺栓塞、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都与晚睡的关系密不可分,要想远离心血管疾病,就要养成11点前入睡的习惯。
11点后入睡有什么不良影响
- 对身体机能而言:
- 可能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有着自身的节律,像褪黑素这种由人体脑内松果体腺分泌的激素,通常在夜间分泌增多,如果经常 11 点后入睡,会干扰褪黑素的正常分泌规律,使得分泌量减少、分泌时间紊乱,进而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
- 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长期 11 点后入睡,这种状态反复出现,会让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同时,血管长期收缩也会影响血液循环,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脂质更容易在血管壁沉积,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 对消化系统而言:
- 可能影响肠胃正常蠕动。肠胃夜间需要休息来进行消化和吸收功能,晚睡会打乱肠胃生物钟,导致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问题。例如,经常晚睡的人可能会食欲下降,吃一点东西就腹胀。
- 还可能影响肝脏的排毒功能。肝脏夜间是排毒高峰期,11点后入睡会干扰肝脏正常排毒工作,长期可能影响肝脏健康。
- 对皮肤而言:
- 皮肤新陈代谢会受影响。正常睡眠有助于皮肤细胞更新和修复,晚睡会使皮肤干燥、暗沉、易长痘痘等。经常熬夜的人皮肤看起来比较粗糙,缺乏光泽。
- 皮肤免疫力会下降,更容易受外界细菌和病毒侵袭,引发皮肤炎症等问题。
影响入睡时间的因素
- 生活习惯方面:
- 晚上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和平板等,会影响入睡时间。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入睡。很多人睡前刷手机成瘾,不知不觉就错过了入睡时间。
- 白天睡眠时间过长或者缺乏运动也会影响入睡。如果白天睡很久,晚上就不容易困;缺乏运动的人,身体没有足够疲劳感,也难以入睡。例如,上班族整天坐在办公室,下班后不运动,晚上入睡就比较困难。
- 心理因素:
- 压力过大是影响入睡的常见原因。比如工作任务未完成、经济压力或者家庭矛盾等,都会让人思绪繁杂,使大脑处于紧张状态,难以放松入睡。
- 情绪波动,像焦虑、兴奋或者悲伤等情绪也会影响入睡。例如刚看完一部激动人心的电影或者经历开心的事,情绪高涨时就不容易入睡。
有助于11点前入睡的健康生活习惯
- 睡前准备:
-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很重要。卧室温度保持在18 - 22摄氏度为宜,光线要暗,可使用遮光窗帘,同时减少噪音干扰,如使用耳塞或者白噪音机。
-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周末也不要有太大时间差。比如每晚10点半左右上床睡觉,早上6点半左右起床。
- 日常活动:
- 适量运动有助于入睡,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不要在临近睡觉前运动,可以选择下午或者傍晚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或者瑜伽等。例如每天傍晚散步半小时,既锻炼身体又有助于晚上入睡。
-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咖啡和茶中的咖啡因有提神醒脑作用,睡前4 - 6小时应避免饮用;酒精虽可能让人感觉困倦,但会影响睡眠质量,睡前也不宜饮用。
综上所述,晚上11点后入睡对心脏以及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生理功能都存在不良影响,我们应当重视影响入睡时间的因素,积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确保在11点前入睡。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养生保健的关键,对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