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交大录取通知书的18岁少年为何两个月离世?

国内资讯 / 热点新闻责任编辑:蓝季动2025-11-16 11:00:01 - 阅读时长2分钟 - 725字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的疾病,常见诱因是EB病毒感染。持续高烧、血象异常和器官受损信号需警惕。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提升生存率。
噬血细胞综合征EB病毒持续高烧血象异常器官受损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免疫系统高考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科病毒感染家庭监测医疗建议
刚拿到交大录取通知书的18岁少年为何两个月离世?

11月12日,安徽詹先生更新一则动态,对外宣布其儿子詹胡涛于11月10日晚离世,年仅18岁。其子生前感染EB病毒,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突发并发症去世。詹先生表示,儿子非常坚强。今年高考期间,孩子持续高烧,在诊所输液后带病完成高考,取得587分的好成绩。十天后再次发烧,初期仍采取输液治疗。第三次发烧时,血常规显示异常。县医院检查后建议转往大医院,后在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EB病毒感染引发的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全球超90%人群感染过,多数人无症状或仅表现为普通感冒。但少数免疫异常者会引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LH)——这是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的疾病:EB病毒激活T细胞和巨噬细胞过度增殖,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肝脾肿大,甚至多器官衰竭。未经治疗的HLH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后规范治疗可提升生存率。詹胡涛的早期症状(持续高烧、乏力咽痛)因学业压力被忽视,待出现意识模糊等症状时,病情已进展至危重阶段。治疗需先控制免疫风暴,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统。

持续高烧需警惕:噬血细胞综合征的预警信号

詹胡涛的案例提示需重视以下预警信号:

  • 持续高烧不退:体温>39℃超过72小时,退烧药无效;
  • 血象异常: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显著下降;
  • 器官受损信号:肝脾肿大、黄疸或意识改变。



    疑似HLH时,应前往有血液病专科的医院进行相关检测。

健康管理建议

青少年及家长需注意:

  • 日常监测:关注体温变化及异常疲劳感;
  • 及时就医:出现持续不适症状应尽早就医;
  • 规范诊疗:确诊后严格遵循血液科医生治疗方案;
  • 健康宣教:提高对EB病毒感染及严重并发症的认知。



    重视持续高烧等异常信号,早期诊断治疗可降低噬血细胞综合征风险。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