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粉红丝带是其标志,旨在呼吁人们重视胸前健康,关爱女性,呵护生命。
为什么患上乳腺癌,却如此不知不觉?
尽管我们每隔一段时间便看到谁谁谁因乳腺癌晚期不治身亡。然,很多人的概念里,乳腺癌离自己很遥远。对身体不适不以为意,这其实是当下很多女性的共同状态。绝大部分女性对乳腺癌认识不足,意识依然停留在,“只是肿块,只是乳腺增生,周围很多人也有这种情况,他们都没问题,自己的也是正常的”。因此,也就忽略了。
乳腺外科曾就诊了一位30来岁的患者。平时她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来院检查被告知有肿块,当时医生建议按时复诊。但因私底下和同龄女性朋友聊天时,发现她们也有类似的情况,而且检查后多是乳腺增生引起的,根本无须在意。朋友们满不在乎的样子,让她更加确信自己的乳房肿块没问题。加上忙于工作,没时间去医院检查。结果不舒服时,再查已是乳腺癌晚期了。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群面对身体所出现的异常,只要尚未影响身体的正常动作,小病小痛都不以为然。又恰巧乳腺癌正是这样累积起来的小毛病,到最后酿成了悲剧。
30~50岁的人群,觉得乳腺癌离自己很远?实际上,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因乳腺癌死亡人数平均每年45.8万人,即每小时,平均有52人死于乳腺癌。患乳腺癌后的生存率又是多少呢?中、晚期的乳腺癌患者活过5年的几率不到20%。乳腺癌看起来很遥远,似乎是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但其实它就潜伏在身边——我们总会时不时听一些朋友亲戚提及,在网络上看到,谁又患上了乳腺癌,谁到了中晚期。
其实我们更应从自己做起,防癌于未然。“早发现,早知道,早预防”这几个字眼是医生们经常提及的。那到底该如何更早地预防乳腺癌?
上海的陆女士有定期体检的习惯。某次到医院体检后,体检中心发现检查报告“乳腺钼靶”显示“RADS:4b”。(BI-RADS:4b:有恶性病变可能,恶性可能性10%-50%)当时,虽然检查报告陆女士已拿到,因看得不是很懂,所以没怎么在意。但医院的回访电话引起了她的重视。后来,到医院及时做了手术治疗,目前已痊愈出院。上述案例的陆女士,因定期做检查,而且测出问题后积极面对,可以说是十分幸运的。
从治疗手段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无几。然发达国家的乳腺癌死亡率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我国的死亡率却趋向于上升。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欧美妇女具有较强的保健意识,能够主动进行日常的体检筛查。我国多数患者则是等到出现明显不适时再到医院检查。结果大多数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目前,对于乳腺癌,筛查是治愈的保障。
筛查该怎么选,才能保证结果准确?
乳腺B超
乳腺B超可以观察组织的血流情况、附近淋巴结的情况,以此协助推断肿块的良恶性,它比较适合检查密度比较大的乳腺,所以特别适合乳腺比较致密的年轻女性(低于40岁)。
X线钼靶
X线钼靶更适合于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对亚洲女性来说,钼靶X线检查准确性高,特别是对微小钙化灶准确性较高,还可看到乳腺内淋巴结情况,能发现比较早期癌变。建议小于40岁的女性,每年1~3年做一次乳腺查体,必要时再做B超和钼靶。40岁以上女性,每年1~2年进行一次正规乳腺X线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联合B超检查。高危人群还可结合核磁共振一起做。
(责任编辑:家庭医生在线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
应用场景,健康领域AI研发之锚——第二届国际健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博鳌举行
-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打造第二个全球健康产业大会的西普会,于8月16-17日第二届国际健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海南博鳌成功举行。论坛……详细>>
-
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皮肤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皮肤管理自然疗法创新发展学术论坛在广州圆满举办
-
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皮肤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皮肤管理自然疗法创新发展学术论坛在广州圆满举办。详细>>
-
国医大师路志正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修班圆满落幕——路志正教授得意弟子 、清阳多动宁胶囊发明人黄斌 畅谈从师感受
-
2016年9月23~24日,由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承办的“国医大师路志正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承研修班”……详细>>
-
日本发布男性自慰行为调查2017 专家提醒:自慰过度不益于正常性生活
-
据报道,日本成人情趣用品品牌TENGA日前公布“全国男性自慰行为调查2017”,显示有33.6%的男性是坐在椅子上自慰,79.5%的人是……详细>>
-
小伙连续加班熬夜后头晕目眩原是病毒性脑炎 何为病毒性脑炎?
-
加班族小丁由于年底连续加班熬夜,累得“感冒”,服药后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头晕目眩站立都成问题。家人见此情景,赶紧将他送往汉阳医院,经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