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日来临之际,有报道称,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总献血量为1400万人次,人口献血率约10‰,而发达国家为33.1‰,中等收入国家为11.7‰,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我国无偿献血水平任重道远。
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你能做什么?”,口号是“献血,现在献血,经常献血”,强调定期献血十分重要,鼓励大家立即行动起来。
虽然我国无偿献血水平距发达国家还有些距离,但是近年来,民众的献血热情也在走高,身边很少有极为排斥献血的人,但是献血不能盲目,需要知道这几件事。
无偿献血必须知道的5件事
1、献血者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献血年龄在18周岁至55周岁之间,男性体重在50公斤及以上,女性体重在45公斤及以上。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4000毫升血液。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3次以上)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以延长至60周岁。
2、多久可以献一次血,一次可献多少?
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在献成分血的间隔时间上,全血捐献后6个月可以捐献血小板,捐献血小板后1个月可以捐献全血,捐献血小板后2周可以再次捐献血小板。
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全血一次可捐献200毫升、300毫升或400毫升;成分血一次可捐献1个治疗量(约为全血200毫升),最多可捐献2个治疗量(约为全血400毫升)。
3、献血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献血前一天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吃油腻、高蛋白食物,以清淡食品为主;必须进食,不要空腹献血。
4、O型血是万能血吗?
不是!由于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没有任何抗原,因此使用O型血的红细胞进行主侧配血试验时,的确不会发生凝集反应,即只给受血者输注O型血红细胞是安全的。但是O型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因此使用O型血的血浆进行次侧配血试验,即给受血者(O型血除外)输注含O型血浆的血制品时,则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溶血反应。
5、献血后如何“补血”?
专家提醒献血者,献血后宜多喝水,只要注意饮食的营养价值,有选择地进食,献血失掉的那部分血液很快就能恢复。
(责任编辑:张晓萌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无偿献血水平 无偿献血
-
全国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儿童体格发育增长显著
-
6月8日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发布了我国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较10年前有不同……详细>>
-
中山一院医疗队四次入藏 助藏民提高医疗水平
-
在雪域高原的西藏,中山一院的国家医疗队活跃在这篇高原上,这已经是他们第四次来到高原诊疗。他们是一支行走在雪域高原上的医疗队,他们把精湛的……详细>>
-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心多用会使认知水平下降
-
有些人喜欢一边在网上搜寻新款鞋样,一边和朋友聊天,同时还不忘观看最新一季美国时装真人秀节目《天桥骄子》(Project Runway)……详细>>
-
动脉中的钙质水平或影响个体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ACC:Cardiovascular Imaging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详细>>
-
整合医学初探:细分的恶果之九——城乡医疗水平差距拉大
-
在中国,目前存在城乡医疗技术水平的极大差距。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尽管它与前八个问题不在一个层面上,它是我国现有卫生体制特别是卫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