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气体致盲”事件:视线模糊了 答案必须清晰

2016-04-28 12:08:09  来源:人民网    转载

几天来,“全氟丙烷气体致盲事件”由媒体报道后在网上迅速发酵,政府部门、涉事医院、涉事企业于昨日相继发出情况说明,接受媒体采访。一个发生在去年的事件追责情况到底如何?问题气体究竟有何“问题”?受害者是否得到妥善救治赔偿等公众关注的焦点,还有待进一步查明、公开。

问题气体给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涉事医院使用的气体,是从合法渠道采购的合法厂家的“合格”产品。然而,正是这“合格”的产品,让患者遭遇不幸。尽管两家医院均声称发现不良反应后立即采取了抢救措施,然而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有少部分患者的视力有所恢复,大部分患者视力损害严重。本是治病救命的药品,却给患者带来了更深的伤害。

“全氟丙烷气体致盲事件”发生在去年夏天,但是9个月后的今天仍在发酵,说明对此次事件的处理与问责尚未全部完成,有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清晰答案,例如,不合格药品究竟为何被企业标为“合格”,堂而皇之地进入医院,进入患者身体?出了事,到底是医院的责任,还是企业的责任?受害者是否得到妥善救治,获得应有的赔偿?“问题”气体中到底有什么物质,使其出现严重问题?监管部门如何确保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指出,“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坚持产管并重,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四个“最严”,时刻提醒着各地各相关部门,应牢固树立、切实落实安全发展理念,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解药”就可能会变成“毒药”。在药品的生产、流通、监管环节,各方都应该把好“关口”,不能有一丝放松懈怠。出现问题,更需要相关部门拿出“零容忍”态度,从速从重,追责到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如果事件进展的详细情况能够及时披露和处理,而不是在媒体报道、舆论发酵后仓促应对,也许会让公众少一些疑虑。药品质量关乎生命安全。“问题气体”令人模糊了视线,我们希望,事件的进一步调查与追责结果,最终能在社会公众面前清晰展现!

(责任编辑:林宗可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视线 气体致盲

天津爆炸污染物或向东北扩散 空气污染会导致哪些疾病?

23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一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武警8630部队官兵在距离火点500米处检测出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详细>>

首款双特异性抗体眼病疗法有望问世 可将眼部注射次数减半?3种眼病可能会致盲!

不管眼受到外伤还是眼部疾病都有可能影响视力,导致看东西模糊,以至于视力完全丧失。特别是患有以下几种眼病的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了积极配合……详细>>

贫困白内障患者将全部免费救治 白内障需早查早治降低致盲率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和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共同印发《“光明扶贫工程”工作方案》。从2017年开始,对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核……详细>>

【3.21】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之家即将开讲 正确有效用药或可降低致盲率

为提高青光眼的知晓率,世界青光眼联合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联合会共同发起了一项全球性行动——世界青光眼周。该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巨大的成功,……详细>>

熬夜看片子几小时就能致盲?医生:是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的葡萄膜炎

熬夜工作熬出熊猫眼,眼睛里还有血丝……很多白领都有这样的经历,但是这位小伙儿熬夜盯片子几天却差点儿失明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经检查,……详细>>

  • 邹玉平

  • 吕林

  • 杨华胜

  • 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