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南部最近三天来饱受热浪肆虐。当地政府6月23日的统计结果显示,超过500人因炎热天气而丧生。这一数字比6月22日翻了一番,其中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的死亡人数最多,气温最高达45摄氏度,政府已经调集军队前往卡拉奇“抗热”。此外,当地断电频繁,供水因此大受影响。
卡拉奇最为严重
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高级官员梅蒙表示,超过500人在最近三天因炎热天气死亡。
而高温天气造成的死亡主要出现在省会卡拉奇,当地气象部门近日监测到了45摄氏度的高温。
卡拉奇最大医院的医生说,他们收治了3000多名因高温发病的患者,其中有200人在入院前已经死亡或因医治无效去世。
巴基斯坦最大慈善组织负责人说,近几日,该组织在卡拉奇的两个太平间停放了400多具遗体,这些人都死于高温。
信德省政府22日证实,该国最大城市卡拉奇最近两天天气极其炎热,已经致使百余人丧命。卡拉奇20日最高气温达45摄氏度。
信德省卫生部秘书赛义德·芒格涅卓说,从20日开始,热浪致使“卡拉奇114人死亡,信德省其他3个地方8人丧命”。
公立的真纳医院急救部门负责人西明·贾迈利说,已有100多人死在医院里,“死因均为中暑”,另有数百人因发烧、脱水入院治疗。
卡拉奇濒临阿拉伯海,居民逾2300万人,数量与密度居巴国之冠,城市人口居全球第三、伊斯兰世界第一,史上最高温为47.8摄氏度,出现在1938年5月9日。
巴基斯坦气象专家穆罕默德·哈尼夫说,这种炎热天气堪称10年来之最,但几天后季风雨降下后,热浪会有所缓解。而此次则是巴基斯坦历史上造成损失第二严重的高温天气。
医院进入紧急状态
信德省政府已宣布当地所有医院进入紧急状态,医院已召回所有休假中的医生,要求所有医生不得擅离岗位,同时增加了药品储备,当局还调拨额外吊针及脱水补充液进行应对。
当地时间6月23日,巴基斯坦国家灾难管理局发言人卡马拉宣布,政府已要求军队与民兵组织帮助照顾伤者。
电力危机恶性循环
巴基斯坦国营水力公司表示,供水系统因断电而失效,导致民众无水可用。负责供应卡拉奇电力的民间公司K-Electric指出,热浪引发空前电力需求,非法接电让电线不堪负荷,因此停电;抢修小组尝试修复,却遭民众追打。
巴基斯坦政府制定的电价远低于发电成本,部分电力公司因亏损连连而停止产电,因此当局每天让都会区断电至少8小时,并对穷乡僻壤出台更严格的限电措施,在极端情况下,巴基斯坦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夏季高温时的电力供应严重不足,一天可能只有3个小时左右的供电。这些措施导致有钱买电或受影响的家庭与工厂不愿买单,当地电力危机恶性循环。
居民选择昼伏夜出
巴基斯坦夏季时间可超半年,高温天气屡见不鲜,但当地对对抗高温并没有太多良策。一些条件允许的城市居民依靠空调降温,但往往越是夏季用电高峰,电力供应就愈发捉襟见肘,很多时候空调也就成了摆设。
本月19日,巴基斯坦国内进入斋月,白天不吃不喝再加上停电的煎熬,极大减少了当地人的外出。面对停电,有人选择躺在马路中间隔离带的树荫下睡觉,“享受一下”过往车辆带来的风扇效果。更多人则选择足不出户,等待夜幕降临,在吃完开斋饭后才出来活动。当地医生要求民众白天尽量留在室内,减少户外活动,避免暴露在烈日下。当地商场和一些公共场所的营业时间也相应做出了调整,很多营业场所甚至会经营至夜晚12时左右,方便夜间出来活动的市民。
另据相关报道,卡拉奇大学受此次热浪袭击影响,已将考试时间推迟了至少1个月。
天气热怎么降温?
一、薄荷叶是消暑神器
其实酷热中,我们的身体也可以感受到凉意,而制造这份凉意的正是薄荷。薄荷中使人感到“凉爽”的是一种叫做薄荷醇的物质,薄荷醇可以直接激活皮肤上的冷感受器,产生与低温条件下相似的感受。其实这个时候身体的物理温度并没有降低,人只是感觉到一种舒适的“凉”意。
薄荷等成分让人感觉到的清凉一般都是体表或者局部作用,很适合那些既“贪凉”又“怕冷”的人。
二、抱冬瓜睡觉
抱冬瓜降温在民间属于由来已久的消暑土方法。冬瓜被用来降温,有一定道理的,原理在于它的含水量高达到96%,因为含水量高,所以清凉。冬瓜的含水量较高,有利于降温,这就好比枕着水枕降温一样。冬瓜皮性凉,本身有清热解暑的作用。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其所着的《本草再新》中便有记载,冬瓜皮具有“走皮肤,去湿追风,补脾泻火”的功效。冬瓜之所以叫“冬瓜”,是因为它表皮有一层白色粉状的东西,看起来像冬天结的白霜,因此而得名,但从字面上看,也暗藏通体清凉的意思。
虽然冬瓜降温的方法简单实用,但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如果是热性体质,这样降温没有问题,如果是寒性体质,比如阳虚体质、脾胃虚寒者、孕妇及老人等,最好不要用这种方法降温,以免被冬瓜皮的寒凉之气所伤。
三、喝碗酸梅汤
酸梅汤是传统的消暑饮料,在炎热的季节,冰镇后饮用该汤可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此外,酸梅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枸橼酸,能有效抑制乳酸,当夏日疲惫时,喝杯酸梅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
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山楂、桂花、甘草等材料。将去核的乌梅与山楂比例为3:2,再准备一份的甘草,加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熬40分钟左右,依口味加适量冰糖调味出锅,放凉或冰镇后饮用消暑开胃效果极佳。
四、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要想在闷热难当的夏日,让自己不心急气躁,关键在保持一份平静的心态,正如诗人白居易说的,“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当然,自在消暑的方式还很多:品一杯茶香,看风轻云淡;寻一抹绿意,闻鸟语花香;沐一室芬芳,掬十里春风……就将闲情逸致挥洒在自己的天地间吧。
天气闷热时应尽量少参与大规模的聚会和其他社交活动,增加一个人独处或静静的休息时间,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情绪中暑”的几率。天热的时候,尽量不要谈论刺激别人的话题,而应该选择相对比较轻松、愉快的话题。还应该注意引导孩子不要较真,应该心胸开阔,包容别人。
五、扇子轻摇
羽扇轻摇是智者的消暑选择。扇子虽是“老古董”,但其健身效果却是任何降温设备无法比拟的。摇扇可锻炼肢体(左手摇扇可活化右脑、开发右脑潜能、预防中风的意外之效)。同时,扇子获得的风也最宜人。
摇扇是一种单侧肢体运动,不仅可锻炼肢体的关节肌肉,还可锻炼大脑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研究发现,卒中患者大部分是在右脑半球微血管破裂出血,而多数中老年人的脑萎缩却发生在左半脑。这是由于一般人长期习惯使用右手,左手运动较少,从而造成左脑半球锻炼有余而右脑半球锻炼不足。因此,在夏天应有意识地进行左手摇扇,通过加强左手运动,活化右脑,改善左侧肢体的灵活性和机体萎缩,还可以增强右脑半球血管的弹性,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六、绿豆汤是消暑汤
绿豆甘凉,煮食清胆养胃,解暑止渴,在炎热的夏天,绿豆粥是极为理想的解暑剂。煮绿豆汤最好直接用纯净水。若没有,只需在水中加入半勺白醋,或挤入半勺柠檬汁,但注意不能加太多。具体方法是先将水煮沸,然后放入绿豆,加盖继续小火煮8-10分钟。倒出清汤,这样煮出来的绿豆汤可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地保持碧绿色泽,并且解暑效果好。余下的豆子可以继续煮成绿豆沙,或加大米煮成绿豆粥。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煮绿豆时千万不能用铁锅。因为铁会催化多种维生素氧化分解,绿豆皮中的单宁在高温条件下遇铁反应,变成黑色的单宁铁,使绿豆汤汁变黑,影响绿豆解毒的功效并且对人体有害。煮绿豆汤的时候用砂锅、不锈钢锅或者专用的炖锅都可以。
七、做个白日梦
天气太热,不妨坐着休息一下,闭上眼睛,小睡一会儿。研究表明,人体对“白日梦”的反应之一就是降低身体温度。还用我教吗?闷热的夏天谁不想去风景梦幻的海岛度假?你可以设想自己躺在沙滩的椰子树下,望着蔚蓝的大海发呆,或者纵身一跃,跳入凉爽的海水畅游。
八、洗个热水澡
暑天最好选择洗热水澡。人浸泡在温水里,毛孔会很快张开,体内的热量就能释放出来,通过反复的浸泡,可以完全消除身体的闷热,治标治本。相反,如果人直接泡在凉水里,毛孔受到刺激会马上闭合,尽管皮肤会感到凉爽,但体内的热无法完全排出,过一会儿依然会感觉很热,达不到真正降温的目的。
九、一夜酣梦
酷暑中,最重要的养生功课就是睡“子午觉”——中午11点~1点,晚上11点~1点。中午尽量午休,睡半小时就能培阳生阴。晚上11点前休息,可以养阴生阳。“子午觉”睡好了,就是最好的保养方式。
睡前泡泡脚、听听音乐,使精神放松;身体放松了,心静了,躺下来揉一揉小腹,直至发热,可以使气血更好地汇集于关元穴。这样身体就处于经脉通畅、百气归元、身心安适的状态;早晨醒来后不要急着起床,揉一揉小腹,然后把双手放在肚脐上做几个腹式呼吸。
最后提醒,夏季防暑降温,最好选择棉、麻、丝等天然纤维。丝绸衣服亲肤性很好,重量轻、厚度薄,夏天穿上既舒适美观,还会感觉通体凉快。棉质衣服吸汗,透气性好,而且面料柔软,不僵硬。
(责任编辑:詹远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
北京高温中暑病人激增 急救医生累得嘴里塞仁丹
-
999急救中心负责宣传工作的李涛这几天被紧急抽调到一线,忙了好几天的他眼睛通红,脸色苍白,头发被汗水浸湿,一绺一绺地贴在头皮上。“吃点……详细>>
-
卫生部发布高温中暑预防要点 提醒及时对症处理
-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详细>>
-
国家卫计委:防治高温中暑 科普与救治并重
-
今天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在国家卫计委例行记者发布会上指出,针对近期多地区出现的持续高温现象,各地卫生计生委应切实做好高……详细>>
-
高温补贴这把“遮阳伞”要撑好
-
最近高温不断,各省份纷纷出台额高温补贴政策,然而高温工作者真的领导津贴的又有多少呢?应该怎么做才能把高温津贴这把遮阳伞真的发挥作用呢?目……详细>>
-
我国建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系统
-
近期,南方的高温天气引发了公众对高温影响健康的关注,昨天,中国疾控中心召开高温天气防中暑媒体座谈会,介绍防中暑相关知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