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综合,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3日报道,据美国疾病防治中心统计,在美国自杀在十大死因中位居榜首。相比他杀每年造成16,000人死亡,自杀的人数更令人震惊,每年都有超过38,000的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最新研究表明,与白天或者傍晚相比,自杀大多发生在零点至凌晨4点之间。根据来自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调查显示,半夜后的平均自杀率为每小时10%,而在凌晨2点至凌晨2点59分期间,自杀率最高至16%。与之对比,在上午6点至11点59分之间,自杀率仅为每小时2%。
部分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现象应该可以归咎于噩梦和失眠。但是,宾夕法尼亚大学首席调查员迈克尔•波利斯博士表示,这些结果不仅仅表明噩梦和失眠是导致产生自杀想法以及行为的主要诱因,在半夜保持清醒也是自杀的一个危险因素。以往的研究不能解释白天发生的自杀事件,因为未能提供相关数据。所以在现在进行的调查研究中,不仅包括35,332份自杀案例,还包括来自国家暴力死亡报告系统的数据以及美国人时间分配调查报告的档案分析。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发表报告,成年人中10%都患有失眠症状,并且被失眠困扰至少三个月。所以在波利斯博士研究中,他表示失眠症的治疗将有可能是减少自杀危险的有效方法。
如何减少自杀的可能?
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这方面做出了各种研究与努力。然而据他们提供的数据,全世界的自杀人数一直在增加而非减少。这的确值得人们警惕。
1、减少对自杀事件的渲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歌德在18世纪末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后,在欧洲曾引发过一阵自杀潮。很多人在看到书中的男主角因为最后无法和所爱的女人在一起而饮弹自尽,便也在自己真实的人生中效仿此做法。
还有许多研究发现,媒体的报道也特别会影响那些年轻人或是抑郁的人,使他们效仿自杀行为。所以国际预防自杀协会这类组织经常会提醒媒体:对于播放那些关于自杀方式或是自杀地点的细节影像要慎重处理。因为这些有细节描述的图片或是影像很可能带来效仿的不良后果。他们还警告那些关于名人自杀的过分渲染,因为这些也很可能会刺激那些盲目效仿者自杀。
2、切断可能的行为方式
一大批研究认为,预防自杀应该把重心放在切断他们的行为方式—换句话说,就是限制并控制他们接触可能引起自杀的行为方式。比如在一些容易发生自杀行为的建筑上做些保护措施。
总之,自杀通常来说是一种冲动行为,任何影响自杀动机的方式都可能会使有意自杀者获得重新考虑的宝贵时间。除了切断部分可能导致自杀的行为方式,最关键的,还是人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积极面对人生。
3、及时发现有自杀倾向的人
这一直是一大难题。不过,人们已找出许多有迹可循的规律。比如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有自杀倾向;IQ低的人更易自杀;住在高海拔的或者住在幸福感高的地区的人,也更多自杀者……甚至定期验血也能预知是否有自杀风险。
(责任编辑:余炳鸿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
甲流病毒活动强度升高 发热者应立即离岗离校
-
北京市目前已经进入流感高峰时期。昨天 ,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称,随着气温下降,本市已监测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动强度升高,未来一段时……详细>>
-
早春3月做好预防 警惕手足口病“抬头”
-
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北京市已出现个别幼儿园手足口群发情况,甚至有的出现了重症病例。另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与应急处理……详细>>
-
北京流感高发 今年1月来已报告51例甲流
-
今年1月以来,北京共报告甲流病例51例。据市疾控中心主任邓瑛介绍,从本市流感病例的监测和发热疫情的监测数据看,目前本市流感病毒活动度较前……详细>>
-
广东省取消医生开达菲限制 全国确诊H7N9病例129人
-
广东处于流感高峰期,达菲不再是应急药物,而是常规抗流感药物,全省各级医院取消医生开该药的处方限制。笔者昨日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全省人感染H……详细>>
-
霍汶希替阿娇报平安!凌晨突发昏厥撞伤,伤口6cm缝合数十针?如何应对头部外伤问题?
-
头部外伤是最常见的,但头皮血管比较丰富,即使轻伤也会大量流血。头部是重要的部位,那常见的头部受伤有几种情况,该如何正确处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