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满足需求还是有违公平?

2014-05-20 17:57:48  来源:新华网健康频道    转载

健康新闻据新华网北京5月19日讯,近期,北京、上海等地提出逐步削减甚至取消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并将压缩特需服务的进度纳入对医院的考核。这再次引发社会对公立医院特需服务的关注。

当前,很多公立医院存在这种状况:一边是患者排长队挂号“看病难”,住院更是“一床难求”;一边是特需门诊相对便捷周到,宽敞舒适。巨大的落差引起社会关注: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到底是满足社会需求,还是挤占公共资源有违公平?未来公立医院特需服务何去何从?

京沪渐减公立医院特需服务

近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婴医院推出“五星级产房服务”,3000元一天入住这种套房的孕产妇,不但可以享受到酒店般舒适的环境,还可以享受“随便点医生”、24小时陪护服务。记者在当地随机采访三甲公立医院发现,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这样的“特服”项目并非孤例。一些公立医院设立“高端产房”,也能拿到相关批文。

记者在北京宣武医院等大医院了解到,这些医院特需门诊挂号费大都在200元至300元之间,且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而相同的专家在普通专家门诊挂号费通常是14元,并且可以报销。即便如此,北京部分大医院的特需门诊依然“一号难求”。

患者对特需门诊的认识归纳为:挂号费贵;病房为双人间或单人间,收费标准类似宾馆;挂号、检查、住院都比普通门诊相对容易;专家出特需门诊会挤占出专家门诊时间,让专家门诊的号更难挂到。

公立医院的主要职责是向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因此,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近日表示,2014年北京将逐步削减公立医院特需医疗规模,各公立医院压缩特需服务,并将把这项工作的推进速度纳入对医院的考核。

对于特需医疗,上海市率先“开刀”。2011年5月,《上海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提出,严格控制公立医疗机构开设特需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对特需床位实施剥离,以人员、品牌、技术等形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

公立医院是否应削减特需服务?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钟东波认为,公立医院之所以提供特需医疗服务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当前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不能弥补医疗成本,通过特需服务公立医院可弥补基本医疗服务收入缺口;其次,当前,医生工资不能体现医务人员的价值,通过特需可提高医生收入。因此,医院、医生都有压力和动力实施特需服务。

记者在北京等地的大医院了解到,有的医院个别专家,只出特需门诊,不出专家门诊。对于医院而言,特需医疗意味着丰厚利润,但有人认为,特需医疗意味着对公共卫生资源的挤占。有医改专家明确提出,公立医院本质上姓“公”,应为大众提供公平的医疗服务。特需为少数有钱人服务,有损其公益性,有违公平。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廖新波认为,公立医院办高端医疗需要回答公立医院为谁而办的问题,作为公立医院,应是让所有人都享有一种相对公平的医疗服务。假如公共资源为少数人服务,就与公立医院原来的宗旨不符。其实就是伤害、侵犯了大多数人的权益。因此,逐步削减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势在必行。

不过也有人认为,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是满足市场需求。多家公立医院院长表示,特需医疗的推出给患者带来便利,同时医院增加收入,有品牌的科室或专家收入也得到提高。因此,不应该把这个市场让给民营医院去做,而且当前民营医院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做。廖新波说,公立医院在政府没有投入到位的情况下,发展部分高端医疗来弥补医院开支,或可以理解。上级部门允许公立医院有10%的特需诊疗服务,目的就是“堤内损失堤外补”,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

特需服务淡出公立医院是趋势

“特需服务逐步淡出公立医院会是一种大趋势,但暂时不会硬性取消。”钟东波表示,国家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特需医疗服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降低公立医院特需服务的量,需要一个过程。

在具体措施上,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对于医疗服务价格首先应有一个更合理的调整,同时要对医务人员薪酬制度体系、公立医院实行补偿机制实行改革。“这样公立医院就没有必要通过开展特需服务来创收,能够更好地保障基本医疗,坚持其公益性。”

上海市逐步削减公立医院特需诊疗服务的设想是,将公立医院的特需病房剥离出去,纳入两个高端医疗集聚区。上海市政府在虹桥和浦东专门规划了两个国际医学园区,发展高端医疗,用以承接公立医院剥离出的特需和高端医疗服务。

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认为,公立医院逐步削减特需服务,同时要鼓励发展社会办医,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公立医院满足基本医疗、社会办医满足高端医疗需求的局面。

(责任编辑:余炳鸿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未来十年互联网医疗有10倍增长空间

近日,互联网医疗中国会成立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成立,并举办了首届“reMED 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中国传媒大学廖祥忠副校长……详细>>

法国肝胆肿瘤专家:每年有40万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患者死亡

2015年12月5日,第四届华南地区健康管理论坛暨2015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广东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年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来自法国维勒瑞夫市……详细>>

宋靖钢:要有在日本营销中医的勇气和智慧

    近日,首届中医药国际服务论坛在京举办,中医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和面临的困难成为本次论坛的热……详细>>

家庭医生离我们还有多远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强调要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制度,到今年底,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15%以上,重点……详细>>

贵州年底有望实现村级卫生室全覆盖

贵州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预计今年底将实现村级卫生室全覆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将得到提高。详细>>

  • 冯小燕

  • 李飞

  • 傅应云

  • 肖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