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口腔应急指南 | 守护你的口腔健康,欢庆新春佳节
随着春节的临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丰盛的年夜饭也开始准备得如火如荼。坚果、糖果、大鱼大肉等美食成为了这个节日的亮点。然而,尽享美食的同时,我们的口腔健康却常常容易被忽视。口腔问题如牙痛、牙龈出血等,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到节日的快乐。为了让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中保持口腔健康,我们特此整理了这份春节口腔应急指南,帮助您及时应对突发的口腔问题。
牙齿疼痛的应急处理
1、龋齿(蛀牙)引发的牙痛
龋齿是最常见的牙痛原因,特别是在食用糖分较高的食品后,牙齿容易出现敏感或疼痛。随着龋洞加深,疼痛可能变得更加剧烈,甚至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牙齿也会自行疼痛。
应急处理:
用温水轻轻漱口,清洁龋洞内的食物残渣,减少刺激。
若疼痛较为剧烈,可以服用布洛芬等非处方止痛药,但此仅为短期缓解,最好还是能够及时就医。
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避免食物残渣加剧疼痛。
2、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导致的剧烈牙痛
牙髓炎的疼痛通常突如其来,且伴随夜间加剧,疼痛可能放散至半侧面部区域甚至引起头痛,难以准确定位。
应急处理:
部分牙髓炎可尝试含冷水来缓解疼痛。
避免使用患牙咬食物,并尝试按压手背的合谷穴,帮助减轻疼痛。
这些措施仅为暂时缓解,建议尽快就医进行专业治疗,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引流。
3、智齿冠周炎引发的疼痛
春节期间,智齿冠周炎容易发作,原因多为食物残渣堆积或细菌感染。此时牙龈红肿、疼痛明显,可能伴随面部肿痛或吞咽困难。
应急处理:
用温盐水漱口,每天漱口数次,以清洁智齿周围的口腔环境。
可使用冰袋冷敷面部,帮助缓解肿胀和疼痛。
若疼痛难忍,可服用消炎药和止痛药,但仍需尽快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牙龈出血的应急处理
1、牙结石或刷牙方式不当刺激引起的出血
口腔卫生维护不佳,牙结石的长期刺激,或过度刷牙,牙刷刷毛过硬等,都可能导致牙龈出血。节日期间,饮食习惯改变、作息不规律也会加重牙龈炎症,诱发出血。
应急处理:
用冷水轻轻漱口,帮助止血。
更换软毛牙刷,避免横刷。采用巴氏刷牙法,45度角轻轻刷牙。
使用盐水漱口,每天漱口几次,帮助消炎并促进牙龈恢复。
春节过后应及时就医清除牙结石,避免反复出血。
2、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
患有高血压、血液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因春节期间饮食不规律、情绪波动大,容易导致牙龈大量出血。
应急处理:
用棉球或纱布压住出血部位,保持15-20分钟,避免频繁查看,影响凝血过程。
测量血压并按医嘱服用降压药。
若怀疑血液系统问题,应立即就医检查血常规等相关指标。
牙齿外伤的应急处理
1、牙震荡
春节期间,因各种活动或不小心摔倒等原因,牙齿可能会受到外力冲击,产生轻微的震荡。牙齿可能会出现酸痛不适的感觉,但无明显的牙齿松动、移位。
应急处理:
让牙齿休息,避免食用硬物。
在受伤后的24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脸部,帮助缓解肿胀和疼痛。
如果疼痛加剧或牙齿松动明显,应尽快就医检查。
2、牙折裂
咬硬物时,牙齿可能会裂开或折断,严重的可能会暴露牙髓,导致剧烈疼痛。
应急处理:
尽量找到折裂的牙齿片段,并将其放入生理盐水或牛奶中,避免牙齿干燥。
若牙髓暴露,应用干净的棉球覆盖伤口,减少刺激,尽快前往医院就诊,进行修复治疗。
3、牙齿完全脱位
摔倒或受到外力撞击时,牙齿可能会完全脱位。这种情况极为紧急,需要尽快处理。
应急处理:
立即拾起脱位牙齿,只能抓住牙冠部分,避免触碰牙根。
用生理盐水、牛奶或清水轻轻冲洗牙齿,保持湿润。
尽量将牙齿放回原位,并用干净的纱布固定。
如果无法自行复位,请放置在牛奶或生理盐水中,尽快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再植治疗。
口腔黏膜损伤的应急处理
1、口腔咬伤
因吃东西太急或口腔内不小心咬到舌头、口腔内壁,可能会导致小的口腔黏膜创伤。
应急处理:
使用淡盐水漱口,清洁伤口,防止感染。
如果伤口较大,可用碘伏消毒,避免感染,并可以贴上口腔溃疡贴促进愈合。
避免食用辛辣、过热的食物,避免刺激伤口。
2、口腔烫伤
吃热汤或刚出锅的食物时,不小心烫伤口腔黏膜。
应急处理:
立即含漱冷水,帮助降温,减轻伤害。
如果出现水疱,不要自行挑破,保持伤口干净。
可使用口腔修复药物,饮食保持温凉,以促进恢复。
结语
春节是团聚与欢庆的时刻,保持口腔健康是我们享受美好时光的基础。通过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我们可以及时应对节日期间的口腔问题,避免它们影响我们的节日情绪。如果口腔问题持续或加重,请务必在节后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治疗。
祝大家春节愉快,口腔健康,笑口常开!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