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儿童牙齿健康守护指南:警惕牙齿挫入,共筑安全防线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25-08-21

炎炎夏日,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活泼好动的天性也使得孩子们在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时面临一定的受伤风险,导致牙齿容易外伤。今天,我们想和家长聊聊牙齿挫入,以及如何在暑假期间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这种情况,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假期。

一分钟读懂:什么是牙齿挫入?

牙齿挫入是指牙齿因为外力撞击,部分或全部被推入牙槽骨内,看起来比旁边的牙齿短,甚至在口腔中看不到这颗牙齿,属于严重的牙外伤类型(如图所示)。儿童群体因其牙槽骨结构疏松、牙根发育未完成,更易发生此类损伤(尤其是乳牙及年轻恒牙)。

牙齿磕进去的5个危险信号识别

1.牙齿排列异常:牙齿出现内倾或外翻等位置偏移

2.牙齿长度变化:牙齿明显短缩或视觉上"消失"

3.疼痛反应:牙齿及周围牙龈组织可能出现压痛或自发痛

4.局部出血:牙龈组织损伤可引起持续性渗血

5.咀嚼功能障碍:由于咬合关系紊乱导致进食困难,患儿因不适而抗拒进食或出现异常咬合动作

牙齿挫入(牙齿磕进牙床)应急处理指南

第一步:先保安全,再救牙齿!

首先关注全身情况,排除颅脑损伤,询问有无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出现以上颅脑症状,应及时到综合医院急诊就诊排除颅脑损伤。如果伴随其它部位严重的外伤,也应优先处理。

第二步,家长现场处理:

1.安抚孩子,禁止触碰伤牙:勿用手摇晃、按压或试图拔出磕进去的牙齿(可能撕裂牙神经)。

2.检查伤情:检查牙齿和牙龈情况,如果有出血,使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按压出血部位,帮助止血。

3.及时就医:无论伤情如何,都应尽快带孩子就近去看牙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处理。

孩子牙齿磕进去了怎么办?医生会这样帮孩子!

医生会做什么?

先仔细检查:医生会轻轻查看受伤的嘴巴和牙齿。

通常会拍一张牙齿的“小照片”(X光片),看看牙齿磕入的深度、牙根和周围骨组织有无受伤,乳牙挫入时重点要观察下面的“新牙”(恒牙胚)有没有受影响。

根据情况决定怎么治:

情况较轻者:可能只需要定期复查,观察,牙齿能否自行萌出及“牙神经”的状态。

情况较重者:如果牙齿磕入较多,医生根据情况进行复位及固定。

预防牙齿挫入小妙招

1.安全意识教育:教育孩子在运动时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护齿器、头盔等。

2.选择安全的玩具和运动: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玩具和运动,避免高风险活动。

3.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带孩子去看牙医,确保牙齿健康,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4.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刷牙习惯,保护牙齿健康。

暑假是孩子们尽情玩耍的时光,但安全和健康同样重要。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处理,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牙齿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线,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绽放自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