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15-12-14
口腔,细菌,血管

寒潮频频来袭,全国各地普遍大幅降温。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冬季无疑是最难熬的季节。人体血管对温度十分敏感,它远比人们想象得更脆弱。如果不加以保护,里面很容易长满“毒物”,导致“交通堵塞”,发生“车祸”,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有人测算,如果将体内大大小小的血管接成一条线,长度可绕地球2周半。形象地说,血管就像自来水管,向全身组织和器官输送氧气和营养。在临床上,医生能很快区分血管的好坏。健康的血管管壁光滑、柔软,弹性好,血流顺畅。但如果血管的主人不够爱惜,血管则会像自来水管一样,长满水垢、生锈,甚至管道受阻无法供水,人体的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便会受影响。

血管“长垢”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些20多岁的人,血管年龄已是70多岁,脂肪、脏污等粘在上面,使血管提前进入了老年期,导致血管变脆、弹性下降、堵塞等严重问题,进而诱发了一系列血管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有哪些?

一、脑血栓:

急骤起病是主要特点,是发病最急的疾病之一,大多数患者病前无任何前驱症状,活动中突然起病,绝大多数症状在数秒或数分钟内病情发展到最高峰,少数患者在数天内呈阶梯样或进行性恶化,约半数患者起病时有意识障碍,但持续时间短暂。

二、脑动脉硬化:

常出现头晕、头痛、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出血等症状。

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单眼突然出现一过性黑蒙,或视力丧失,或白色闪烁,或视野缺损,或复视,持续数分钟可恢复。对侧肢体轻度偏瘫或偏身感觉异常。优势半球受损出现一过性的失语或失用或失读或失写,或同时面肌、舌肌无力。一过性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语言不清或声音嘶哑。

四、心脏病:

常见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胸痛、水肿、少尿等。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高发因素一:冬季寒冷,气温多变

孙主任指出,天气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痉挛。如果本身患有动脉硬化,且血管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狭窄,很容易导致心肌梗死。存在血管病变的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随时关注气候变化。

应对方法一: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功能

血管狭窄、动脉硬化使进入心脏的血液减少,导致心肌缺血,所以只有扩张冠状动脉,抗动脉硬化才能改善心肌缺血。

高发因素二:恰逢春节,规律打乱

每到节假日心脑血管疾病都会成为节日高发病之一,春节临近,免不了走亲访友、亲朋相聚,一些中老年人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入睡较晚,暴饮暴食,娱乐活动的增加使心脑血管发生波动,发病风险增加。

应对方法二:子女尽责,帮助父母护心护脑

作为子女要关注父母的变化,和父母一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选择木耳、香菇等一些健康的食材作为节日的主打菜,提醒父母按时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