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渊(TM1)Nasal sinusitis disorder (TM1)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SC91

关键词

索引词Nasal sinusitis disorder (TM1)、鼻渊(TM1)
缩写鼻窦炎
别名鼻渊病、鼻窦炎症

鼻渊(TM1)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鼻腔分泌物培养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
    • 影像学检查阳性:鼻窦X线或CT检查显示鼻窦内黏膜增厚、积液或脓肿形成。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鼻流浊涕: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量多不止,有时伴有恶臭。
      • 鼻塞: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呼吸不畅。
      • 头痛:炎症刺激鼻窦区域,引起头痛,通常位于前额、颞部或颧骨区域。
      • 嗅觉减退:炎症影响嗅觉细胞,导致嗅觉功能下降。
    • 非典型症状
      • 全身伴随症状:发热、乏力、食欲不振。
      • 面部压痛:鼻窦区压痛,尤其是在急性炎症期。
      • 咳嗽和咳痰:由于鼻后滴漏,患者可能伴有慢性咳嗽和咳痰。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鼻流浊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
      • 影像学检查显示鼻窦内黏膜增厚、积液或脓肿形成。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鼻窦X线或CT检查
      • 异常意义:显示鼻窦内黏膜增厚、积液或脓肿形成,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CT检查比X线更为敏感,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鼻窦结构和病变范围。
  2. 临床鉴别检查

    • 前鼻镜检查
      • 异常意义:可见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息肉或其他异常结构,有助于排除其他鼻科疾病如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
    • 鼻内镜检查
      • 异常意义:可以直接观察鼻腔和鼻窦内部情况,发现炎症、息肉、脓性分泌物等,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3.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
      • 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存在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
      • 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炎症反应,但非特异性。
    • 过敏原检测
      • 异常意义:如果怀疑过敏性鼻炎合并鼻窦炎,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来确定过敏原。
  4. 病原学检查

    • 鼻腔分泌物培养
      • 异常意义:直接鉴定病原菌种类,指导抗生素治疗。
    • 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
      • 异常意义:快速检测病原菌DNA,提高诊断速度和准确性。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原学检查

    • 鼻腔分泌物培养阳性:直接确诊鼻窦炎的病原菌,指导抗生素选择。
    • PCR检测阳性:特异性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区分不同病原菌。
  2. 炎症标志物

    • 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细菌性感染或严重炎症反应。
    • C反应蛋白(CRP)显著升高(>50 mg/L):提示急性炎症活动,非特异性指标,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3. 血液检查

    •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
    • 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非特异性炎症活动标志,需结合其他指标。
  4. 影像学检查

    • 鼻窦X线或CT检查:显示鼻窦内黏膜增厚、积液或脓肿形成,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5. 前鼻镜检查

    • 脓性分泌物:直接观察到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支持鼻窦炎的诊断。
    • 鼻甲肿胀:鼻甲肿胀是鼻窦炎常见的体征之一,有助于诊断。
  6. 鼻内镜检查

    • 鼻腔和鼻窦内部炎症:直接观察到鼻腔和鼻窦内部的炎症、息肉、脓性分泌物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排除其他疾病。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病原学证据(培养或PCR)和影像学检查(鼻窦X线或CT),结合典型症状及体征。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鼻窦X线或CT)和临床评估(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病原体特异性结果(如细菌培养、PCR检测)和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计数、CRP)。

权威依据:《素问·气厥论》、《中医耳鼻喉科学》、现代医学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