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远处或全身细菌感染引起的毒素介导的皮肤反应Unspecified Toxin-mediated cutaneous reactions to distant or systemic bacterial infection

更新时间:2025-06-19 05:04:23
编码EA50.Z

关键词

索引词Toxin-mediated cutaneous reactions to distant or systemic bacterial infection、未特指的远处或全身细菌感染引起的毒素介导的皮肤反应、远处或全身细菌感染引起的毒素介导的皮肤反应
缩写未特指远处全身细菌感染毒素介导皮肤反应、未特指毒素介导皮肤反应
别名未特指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反应、未特指细菌性皮肤反应、未特指毒素介导的皮肤病

未特指的远处或全身细菌感染引起的毒素介导的皮肤反应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原发感染证据
      • 通过培养、分子检测或血清学方法证实存在远处或全身性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 感染部位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泌尿道、伤口或血液(血培养阳性)。
    • 特征性皮肤病变
      • 出现急性弥漫性红斑、水疱或松弛性大疱,伴尼氏征阳性(轻压皮肤导致表皮剥脱)。
      • 组织病理学显示表皮内水疱/颗粒层裂隙或角质形成细胞坏死。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机制依据)

    • 全身中毒症状
      • 突发高热(≥38.5℃)伴寒战、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
      • 多系统受累(≥3个器官系统,如胃肠道、肌肉、肾脏)。
    • 毒素介导机制证据
      • 血清检测到超抗原毒素(如TSST-1、SPE)或恢复期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
      • 排除药物反应、病毒性皮疹等其他病因。
  3. 阈值标准

    • 同时满足"必须条件"中两项即可确诊。
    • 若缺乏病原学证据,需满足:
      • 特征性皮肤病变 + 全身中毒症状 + CRP>50 mg/L。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感染源定位] A --> C[皮肤评估] A --> D[毒素检测] A --> E[炎症评估]

B --> B1(血液培养) B --> B2(感染部位拭子培养) B --> B3(影像学检查:胸片/CT)

C --> C1(皮肤活检) C --> C2(尼氏征测试) C --> C3(黏膜检查)

D --> D1(血清毒素检测:ELISA) D --> D2(PCR毒素基因:tst-1/spe)

E --> E1(血常规) E --> E2(CRP/ESR) E --> E3(肝肾功能)

判断逻辑

  • 感染源定位
    • 血液培养阳性支持菌血症,阴性不排除(因毒素可独立存在)。
    • 影像学发现肺炎/脓肿等可明确原发感染灶。
  • 皮肤评估
    • 活检见表皮内裂隙→支持SSSS;真皮血管炎→支持TSS/猩红热。
    • 尼氏征阳性是葡萄球菌毒素介导反应的特异性标志。
  • 毒素检测
    • 血清TSST-1/SPE阳性具确诊意义,但灵敏度仅40%-60%。
    • PCR检测毒素基因适用于培养阴性病例。
  • 炎症评估
    • CRP>100 mg/L提示严重全身炎症反应。
    • 肝酶升高反映多器官受累。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原学检查

    • 血培养阳性:确诊菌血症,需立即靶向抗生素治疗(阳性率20%-40%)。
    • 皮肤拭子阴性:符合毒素介导机制(非直接感染,阳性率<30%)。
  2. 血清毒素与抗体

    • TSST-1/SPE阳性:直接证实毒素存在,需静脉免疫球蛋白中和治疗。
    • 抗毒素抗体4倍升高:支持近期感染,尤其培养阴性时(灵敏度70%-80%)。
  3.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提示严重细菌毒素反应,>100 mg/L预后不良。
    • 白细胞>15×10⁹/L:中性粒细胞为主→细菌感染;正常/降低→警惕脓毒症。
  4. 皮肤活检

    • 表皮颗粒层裂隙→诊断SSSS(葡萄球菌毒素)。
    • 真皮中性粒细胞浸润→提示链球菌毒素反应。
  5. 器官功能指标

    • 肌酐升高:提示急性肾损伤(毒素直接损伤/低血压导致)。
    • 转氨酶升高:反映肝脏受累,需监测肝衰竭风险。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原发感染证据 + 特征性皮肤病变(尼氏征/表皮剥脱)。
  • 辅助检查重点
    • 先定位感染源(血培养/影像学),再评估皮肤(活检/尼氏征)。
    • 毒素检测(血清/PCR)用于确诊培养阴性病例。
  • 实验室预警指标
    • CRP>50 mg/L + 低血压→提示中毒性休克风险。
    • 表皮剥脱面积>30%→需烧伤科协同处理。

参考文献

  1. CDC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Staphyl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 (2011)
  2. Stevens DL, et al. IDSA Guidelines on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2014, Clin Infect Dis)
  3. 《Rook's Textbook of Dermatology》第9版(细菌性毒素皮肤反应章节)
  4. ICD-11官方分类指南(EA50.Z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