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药物引起的痤疮或痤疮样反应Other specified Acne or acneiform reactions attributable to drugs

更新时间:2025-06-18 22:05:33
编码EH67.Y

关键词

索引词Acne or acneiform reactions attributable to drugs、其他特指的药物引起的痤疮或痤疮样反应、合成代谢类固醇引起的痤疮、痤疮样药疹、药物性痤疮
缩写药源性痤疮
别名药物相关痤疮、药物引发痤疮、药物所致痤疮样反应、特定药物导致痤疮、特定药物引起痤疮样皮疹、药物诱导痤疮、药物引起的痤疮样皮肤反应、药物引起的痤疮样病变

我将根据您提供的知识库信息,严格按照ICD-11编码EH67.Y的诊断要求,为您编写完整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和实验室参考值内容:

其他特指的药物引起的痤疮或痤疮样反应(EH67.Y)诊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药物暴露史确认:明确使用已知致痤疮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结核药、雄激素制剂等)与皮损出现的时序关系
    • 停药反应验证:停用可疑药物后皮损显著改善(>50%缓解),再次用药后复发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皮损表现:面部/胸背部出现多形性皮损(粉刺、炎性丘疹、脓疱)
    • 药物暴露证据:当前或近期(1-3个月内)使用高风险药物史
    • 排除标准:排除寻常痤疮、玫瑰痤疮、毛囊炎等其他皮肤病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组织病理学特征:毛囊角栓形成+毛囊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阳性率>70%)
    • 皮损分布特征:非典型部位(如四肢)出现痤疮样皮疹
    • 炎症指标升高:血清CRP>5mg/L或ESR>20mm/h
    • 诱发试验阳性:低剂量药物激发试验导致皮损再现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临床评估] A --> C[实验室检测] A --> D[特殊检查]

B --> B1(皮损形态记录) B --> B2(药物暴露时间轴) B --> B3(痤疮严重度评分)

C --> C1(炎症标志物) C1 --> C11[CRP] C1 --> C12[ESR] C --> C2(激素水平) C2 --> C21[游离睾酮] C2 --> C22[DHEA-S]

D --> D1(皮肤镜检查) D --> D2(皮肤活检) D --> D3(斑贴试验)

判断逻辑

  1. 临床评估优先:首先建立药物暴露与皮损的时间关联性(用药后2-8周出现皮疹)
  2. 炎症标志物筛查:CRP/ESR升高支持药物性炎症反应(敏感度60-80%)
  3. 激素检测适用性:仅适用于雄激素制剂诱发者,游离睾酮>50pg/ml有提示意义
  4. 组织病理确诊:对不典型病例需活检,特征为毛囊角化过度+混合炎细胞浸润
  5. 激发试验慎用:仅用于诊断不明且无禁忌症者,需在监护下进行

三、实验室参考值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C反应蛋白(CRP) <5 mg/L >10 mg/L提示药物诱导的系统性炎症 评估药物毒性,考虑减量或停药
血沉(ESR) <20 mm/h >30 mm/h反映炎症活动度 监测治疗反应,每2周复查
游离睾酮 男:50-200 pg/ml
女:1-8 pg/ml
男性>250 pg/ml
女性>15 pg/ml
提示雄激素制剂过量,需调整剂量
DHEA-S 男:2-10 μg/ml
女:1-8 μg/ml
超过正常上限1.5倍 评估合成类固醇影响,建议停药
组织病理 - 毛囊角栓+混合炎细胞浸润 确诊药物性痤疮,指导治疗决策
皮肤镜特征 - 多形性血管模式+毛囊脓疱 鉴别寻常痤疮(敏感度85%)

诊断流程要点

  1. 首选确认致痤疮药物使用史与皮疹的时间关联性
  2. 对高风险药物使用者出现非典型痤疮皮疹应高度怀疑
  3. 病理检查适用于诊断不明或治疗抵抗病例
  4. 停药后4-8周无改善需重新评估诊断

参考文献

  •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
  • 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9th ed.)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Drug-induced acneiform eru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