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肺炎Pneumonia due to Escherichia coli
编码CA40.01
关键词
索引词Pneumonia due to 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肺炎、大肠埃希菌性大叶性肺炎、大肠杆菌性肺炎、大肠杆菌性大叶性肺炎、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早发性肺炎、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晚发性肺炎
同义词pneumonia due to E. coli、Escherichia coli lobar pneumonia
缩写E.coli肺炎、大肠杆菌肺炎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致因属性
--医院获得性--社区获得性 职业相关性
XB5G职业作为辅助因素XB80非职业相关性XB17职业作为主要因素XB17环境性XB17特发性位侧
XB17单侧,未特指XB17左侧XB17双侧XB17右侧发生部位
XB17细支气管XA57M6 肺
XA7L34肺下叶XA9941左肺上静脉XA1B59胸膜脏层XA6WT9叶间动脉XA8FY4肺静脉XA2UD3左肺XA1WN5左肺静脉XA41F3右下肺静脉XA41Z3右下叶支气管XA61M6支气管XA1QM3右中叶支气管XA4565肺小舌XA5772肺泡XA4530副右肺静脉XA2AT1小叶间动脉的出球微动脉XA8TW3左下肺静脉XA3713肺动脉干XA9TC5主支气管XA8JM5下叶,支气管XA7EZ3右肺XA2S57小叶间动脉XA2PV7肺的结缔组织和其他软组织XA9HN5肺上叶XA90M2肺叶XA4U64肺部动脉XA6F58左上叶支气管XA8Z62肺实质XA6VA2左肺门XA7RC6胸膜壁层XA37W0上叶,支气管XA86L0右肺静脉XA4JA0隆突XA2XH5左下叶支气管XA0F36肺毛细血管XA8Z30右上叶支气管XA5TT2胸膜XA1SF4肺静脉共同左侧支XA3L52右主支气管XA4646肺血管床XA1K94中叶,支气管XA1N36肺中叶XA5FV2左主支气管XA29Y4右肺门XA05T2右上肺静脉XA05T2支气管XA05T2肺泡感染性病原体
XN6P4 大肠埃希菌
XN5NF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XN55V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XN88S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XN81Z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XN108产志贺氏毒素大肠埃希氏菌XN2U0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临床表现
XN2U0脓毒症伴脓毒性休克XN2U0脓毒症不伴脓毒性休克关联情况
MG50.2 耐药大肠埃希菌
MG50.21耐氟喹诺酮的大肠埃希菌MG50.23耐四代头孢菌素的大肠埃希菌MG50.24耐碳青霉烯的大肠埃希菌MG50.26耐青霉素的大肠埃希菌MG50.25耐多粘菌素的大肠埃希菌MG50.20耐磺胺类或甲氧苄氨嘧啶的大肠埃希菌MG50.22耐三代头孢菌素的大肠埃希菌MG50.2Y其他耐药大肠埃希菌MG50.2Z未特指的耐药大肠埃希菌MG50.2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肺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肺炎是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感染导致的一种肺部疾病。该病原体属于肠杆菌科,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内,通常不致病,但在宿主防御机制受损时可侵入下呼吸道引发感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多见于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其发病率与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及医疗干预措施密切相关。
病因学特征
-
微生物特性:
- 大肠埃希菌为兼性厌氧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如菌毛粘附素、荚膜多糖、内毒素等),可通过误吸或血源性播散侵入下呼吸道。
- 广谱抗生素的滥用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耐药菌株的定植和感染风险。
-
易感人群:
- 高危人群包括免疫功能抑制者、慢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患者、糖尿病患者及长期住院的老年人。
- 近期接受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或存在误吸风险(如吞咽障碍)者易发。
-
传播途径:
- 主要通过口咽部定植菌误吸至下呼吸道,少数由远处感染灶(如尿路感染)经血行播散至肺部。
- 医院内交叉感染(如接触污染医疗器械)是重要危险因素。
病理机制
-
感染过程:
- 细菌通过粘附素定植于肺泡上皮,释放内毒素诱导炎症反应,破坏肺泡-毛细血管屏障。
- 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细胞因子风暴可加重肺组织损伤,导致肺实变和微脓肿形成。
-
病理改变:
- 急性期表现为肺泡腔内纤维蛋白渗出、红细胞漏出及中性粒细胞聚集;慢性期可见组织坏死和修复性纤维化。
- 严重感染可合并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起病急骤,表现为高热(常>39℃)、咳嗽伴黄脓痰、呼吸急促及胸膜性胸痛。
- 重症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皮肤黏膜瘀点、低血压等脓毒症体征。
-
体征发现:
- 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及支气管呼吸音增强,合并胸腔积液时叩诊呈浊音。
- 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叶段性实变或斑片状浸润影,下叶受累更为常见。
参考文献:《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等相关医学期刊文章。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公开可获取的信息整理而成,具体诊断与治疗请遵循专业医生指导。
